佛教词典
【佛学次第统编】(第5页)   更多词典列表

十魔

佛学大辞典引华严疏钞云十魔:   一、蕴魔 色等五...

五魔

骂意经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恼,五、...

二类魔

贤首五教仪云:魔有八万四千,乃至恒沙无尽,今总束之...

二种却魔法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明二种却魔法:坐禅之人,正定未发,...

六种治魔法

凡治魔障者,或念三皈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

心病

贤首五教仪云病有二种:   一、粗 谓巧伪修行,于...

身病

病有三种:   一、四大五藏得病 分二:一、四大增...

治心病

治心病亦二: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   ...

治身病

治病方法有二:   一、先正治法:    一、治大...

五障修道有五障:   一、烦恼障 根本之烦恼,障盖...

一断

华严经随疏演义云: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

二断

地持经云二断:   一、缘缚断 谓但断心中之惑,则...

一解脱

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

二解脱(二)

宝性论云二解脱: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

得四忍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四忍: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

十信位

三藏法数云: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

十住位

三藏法数云十住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

十行位

三藏法数云十行者: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

十回向

三藏法数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

四加行

正脉疏云:十信但满其信心,三贤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

十地位

三藏法数云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

等觉位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

大乘四果

大乘庄严经论云大乘四果: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

成佛时期

成佛时期依教义各不相同:   一、依法相所论成菩提...

七常住果

楞严经云七常住果:常住者,无生无灭,不迁不变之谓也...

三觉

翻译名义云三觉:觉有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三菩提

三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

四智(三)

唯识论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一、大圆镜智相应...

三涅槃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

三佛身

宗镜录云三佛身: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具无边...

三身(二)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身:身即聚积之义,谓聚积诸法而成身...

二身

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三身(三)

三身有四种:   一、法报应之三身。   二、法应...

四身

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五种法身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证如如之理之...

六身

理等六身:   一、理法身 本有之理也。   二、...

佛具十身

佛具十身者:   一、菩提身 或云正觉佛,示现八相...

融三世间十身

融三世间之十身:   一、众生身 六道之众生也。 ...

十个等量身

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

佛土

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

三佛土

华严经疏云三佛土:   一、法性土 法性土者,即法...

四土(二)

台宗所立四土:   一、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者,...

三十二相

三藏法数云: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

八十种好

法界次第云:   一、无见顶相。         ...

八音

法界次第云:   一、极好音 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

三念处

法界次第云:   一、不一心听法不以为忧 佛智了达...

二德

观音玄义云二德: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

三德(三)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

三明

三藏法数云:   一、宿命明    谓但知过去宿世...

六通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

十力

三藏法数云: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

四无所畏

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

十八不共法

三藏法数云:   一、身无失 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

宗纲

三句密教宗纲不外三句:   一、菩提心为因 依菩提...

信己(三)

信即身成佛。...

明义

十住心十住心者,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于大...

三大(三)

三大者:   一、体大 谓地、水、火、风、空、识六...

六大

六大又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体...

十识

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

无量识

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识,其实立无量之心识也。其故...

四曼

六大缘起所成一切法,散居于宇宙之现象为三、大、法、...

三密

三密者,身语意三密也。   一、身密 如手结印契是...

事理法界

法界有事法界理法界:   一、事法界 现象界之万有...

一多法界

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

十法界

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  ...

三妄执

由有无明,生五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也。此五根...

两部曼荼罗

凡密教之法门,以分金胎之两部,故自建立二样之曼荼罗...

二重曼荼罗

二重曼荼罗者,胎金两部之曼荼罗,各有浅略秘密之两重...

十三大院

胎藏院曼荼罗,为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

胎藏三部

胎藏有二义:一隐覆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

九会曼荼罗

是金刚界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

金刚五部

金刚界开示大日如来智德之部门也。如来内证之智德,其...

种子

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本之种子,故名种...

三密(二)

三密相应,速得成佛,密教之独义也。   一、身密 ...

三句

大日经住心品云: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

三种菩提心

三种菩提心者,胜义菩提心,行愿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

月轮观之五种三昧

月轮观五种三昧者:一、刹那心,二、流注心,三、甜美...

五相成身观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

五字严身观

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

秘密三昧耶戒

秘密三昧耶戒,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

十波罗夷即十重戒

无畏三藏禅要曰(但依大日经,略有不同):   一、...

灌顶

灌顶分金刚界为五部,胎藏为三部。五部者事业灌顶、秘...

四种檀法五种檀法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云四种法,加钩召,云五种法...

三劫

劫者梵语,具云劫跛,密教与显教立说不同,显教三劫,...

十地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

十六菩萨

大日经宗,于地前建三劫,地上立十地,以示阶级。金刚...

五智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

法界定

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

四身(二)

四身者,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也。   一...

法界宫

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

法界宫

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

三轮

佛之身口意三业,谓之三轮。佛以三业,碾推众生之惑业...

二种轮

理趣释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所谓金刚轮、...

三种轮身

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   本地之佛体,为自性轮...

信分(三)

信善恶因果业报。   一、信善恶 信善恶二途,善应...

解分(三)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因善果善,因恶...

善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本业缨络经...

因果

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

悔过

四十二章经,谓人有过不悔,罪来趣身,如水归海,悔过...

四恩

心地观经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

父母十恩

父母恩重经说父母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

母之十德

心地观经报恩品曰母有十德:   一、名大地 于母胎...

国王十德

国王十德:   一、能照 无国则干戈相交,盗贼满野...

五戒(三)

三藏法数云五戒:   一、不杀戒 谓人若于彼众生,...

十善(二)

法界次第云:十善者,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

通说

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

父子

忍辱经曰:佛言,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对于父母

长阿含经曰人子当以五事敬父母,云何为五?    一...

父母对子

六方礼经曰父母视子有五事:    一、使去恶就善 ...

妇对于夫

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

夫对于妻

六方礼经曰夫视妇以五事:   一者、出入当敬妇。 ...

弟子对师长

长阿含经曰弟子敬奉师长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

师对弟子

长阿含经曰师长以五事视弟子:    一、顺法调御 ...

王民

方等经云:佛告王:但当念善,改往修来,以政治国,无...

仆对于主

长阿含经曰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    ...

主对于仆

长阿含经曰善生,主于僮使,当以五事愍念,云何为五?...

朋友

因果经曰朋友有三要法:    一、见失辄相晓谏。 ...

报分

人能持行五戒十善,即能报得欲天之地位,及不坠人之地...

信分(四)

一、信定散 信定散二途,定可忻而散可厌。   二、...

解分(四)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定因定果,散因...

八定

禅波罗密云八定: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

六行观

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

报分

人能修世间禅定,必得色无色二天之报境。   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