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学常见辞汇】(第13页)   更多词典列表

性空观

南山三观之一,是小乘的观法,观察因缘生的一切法,其...

性相

1、性就是诸法永恒不变的本性,相就是诸法显现于外可...

性相学

性是诸法的自性、本体;相是形相、义理。俱舍与成实宗...

性相一如

谓理性和事相融通无碍。性如水,相如波,水是水,波也...

所缘

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

所知依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它是遍依圆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名...

所知障

二障之一。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

披剃

披起僧衣和剃发,指初出家做僧尼。...

披袒

披是把袈裟盖著两肩,袒是露出右肩。...

披甲加行

披上甲胄努力修行。大乘经中常常以战士披甲来譬喻菩萨...

择灭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运用最高智慧所选择的最佳归...

拔目鸟

十王经所说的二种鸟之一。二鸟是无常鸟和拔目鸟,无常...

拔舌地狱

造作口业(如大妄语)的人所堕落的地狱。...

拘尸那

拘尸那拉城,是释尊入灭的地方。...

拘那含牟尼

简称拘那含,华译金寂,是过去七佛中之第五尊佛名。...

拘留孙佛

又作俱留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佛等,华译为所应断已...

拘摩罗天

又作鸠摩罗伽天,华译为童子天,因此天之主不但是初禅...

放下

指离弃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达到解脱自在、了无牵挂...

放生

释放被羁禁的生物。常行放生,可得健康、长寿、无病。...

放光

佛用神通力来发放光明。大凡佛的种种放光,都对众生有...

放光动地

佛要说深妙的经典时,通常都是先发放光明和震动大地。...

1、智慧的别名。   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

明王

密宗诸尊的称号,如不动明王是。明代表智慧,这些明王...

明达

明是指三明,达是指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

明脱

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

明行足

明者智慧,行者实践,足者圆满,明行足就是智慧和实践...

明心见性

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明月摩尼

其光芒如明月般皎洁的摩尼宝珠。...

明得萨埵

指四善根位中暖位的圣人,因此位的圣人得明得定,故名...

明代四大高僧

紫柏、憨山、藕益、莲池。...

昙鸾

(476-542)后魏大同雁门(山西代县)人。一心...

1、由前因而生的后果。   2、由道力而证悟的果位...

果人

果上的人。有三种,即佛、辟支佛、阿罗汉。...

果分

对因分而言,因分是尚在修因之位,果分是已达到果德不...

果地

所证之果的地位。三乘的果地各有不同,声闻乘就有四果...

果果

果中之至果,即无上之大般涅槃。...

果德

果上的功德,如涅槃之常、乐、我、净四德是。...

果断

修行人只把烦恼断除叫做子断,若连果报的身体也断了即...

果满

果上的功德圆满。心地观经说:因圆果满成正觉。...

果报

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

果缚

是被生死之苦果所缚而不得解脱的意思。阿罗汉虽已断烦...

果缚断

把生死的苦果断除,也就是进入涅槃的意思。...

果位人

已经证得果位的人,如阿罗汉、菩萨、佛等是。...

果能变

唯识宗的术语,对因能变而言。八识种子,各生八识之现...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

法入

十二入之一,即意识所缘的境界。...

法尘

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

法灯

(喻)正法有如明灯,能照破世间的黑暗。...

法舟

(喻)佛法好像舟子一样,能度人出离生死之苦海。...

法位

真如的别名,因真如是诸法安住之位。...

法印

佛法的印契。有三法印和四法印,这些法印是佛法的准则...

法名

出家为僧或是皈依三宝时,师父所赐给的名字。...

法照

唐时高僧,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依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

法施

三施之一,即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法显

(340-426)晋时之高僧,平阳武阳(位于山西)...

法树

(喻)佛法能生涅槃的果实,就好像果树能生果子一样。...

法药

(喻)佛法如药,能医治一切众生的痛苦。法药有三种:...

法事

又作佛事,指宣扬佛法或修行佛法,如诵经、念佛、讲经...

法悦

由听闻佛法或是由思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

法船

(喻)佛法能使人了脱生死,就好像船只能渡人过生死海...

法智

智度论所说十一智之一,即观见欲界苦集灭道四谛法的无...

法螺

宣扬佛法好像吹螺,声音远扬,广被众生。...

法腊

又名夏腊,或戒腊,即比丘受戒的年岁。比丘每年夏行三...

法数

法门的数目,如三界、五蕴、五位、七十五法、四谛、六...

法缚

思想被所知所见所束缚,也就是执著于法,与法执同义。...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法幢

1、(喻)妙法高耸,如幢幡之高悬。 2、(喻)佛菩...

法器

1、具有修证佛法的根器。   2、法会诵经时所用的...

法门

指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

法门身

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门身、实相身等三种身。...

法云

(喻)佛说法如云,普荫一切众生,令之清凉自在。...

法云等觉

菩萨十地之第十位名法云地,过了法云地就是等觉,过了...

法师

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信受奉行佛法的人。...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具有下列十德的人名为法师:   ...

法缘

1、说法普结善缘。   2、说法人的机缘很殊胜。...

法缘慈悲

谓破除我之相,而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生起慈悲的...

法藏

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

法藏比丘

阿弥陀佛在因位于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菩萨道时的名...

法性

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

法性生身菩萨

指在十圣位,已证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受不思议变易...

法性常乐

法性是涅槃的别名,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所以叫做法...

法性随缘

又名真如随缘,法性有不变和随缘二种,法性之体,随染...

法空

诸法缘起性空,为二空或三空之一。缘起性空是说宇宙间...

法空观

二空观之一,即观色(物质)心(精神)等诸法都是因缘...

法华三昧

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

法华三部

法华宗的三部经典,即:佛说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佛...

法华四法

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说: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此法华经?佛...

法华六瑞

法华经为诸佛出世本怀之经,故于说时必先现六种的祥瑞...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法华经譬喻品中,说三界犹如火宅,佛为了...

法喜

1、闻法之后,心生欢喜。   2、见法生欢喜,叫做...

法界

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

法界佛

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悟了一真法界的大智慧之后...

法界身

周遍于法界的身体,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

法界三观

华严宗所立,即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

法界三昧

谓修法界观,得法界定,透彻一真法界的玄理。...

法界实相

法界与实相。法界与实相,是同体而异名。...

法界圆融

法界的一切法,都是互相融通的。...

法界无碍智

华严经所说十种智之一,即证入法界无碍理的智慧。...

法相

1、诸法显现于外之相状。   2、指教义上之分齐、...

法相宗

大乘八宗之一,因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

法我见

二种我见之一,如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称为法我...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

法身舍利

1、指佛所说的妙法。   2、指佛所说的经典。  ...

法身流转

法身流转于五道,此法身系指随缘真如而言。经说:法身...

法身本有

法身本来就在一切众生的心中的意思。...

法身有相

依据诸经一般的说法,法身是无相的,但依天台圆教的极...

法处所摄色

在十二处中,为法处所摄的色法,名法处所摄色。有五种...

法食

1、以法为食,长养慧命。   2、如法的食物,佛法...

法食时

四食时之一,三世诸佛,都是以午时为食,过了午时即非...

法王子

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

波罗密

华译到彼岸。行者乘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

波罗夷

戒律中的极重罪,华译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又译...

波罗夷四喻

佛对比丘的波罗夷特说四种的譬喻来作警戒。五分律说:...

波罗木叉

华译为别解脱,是戒律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

炎热地狱

八大地狱之第六,此地狱火随身起,热苦不堪。...

现成

禅宗的话,是自然已有和不假造作安排的意思,与天台宗...

现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一切诸法皆依阿赖耶识而显现,故名...

现生十种益

专修念佛的人,以念佛之德,现生自然获得十种的利益:...

现前地

菩萨十地之第六地名。真如本性显现之位,亦是最胜般若...

现行

现行法的简称。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谓之种子...

现在五果

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为现在五果,那...

现身说法

1、佛菩萨神通广大,能现种种之身向人说法。   2...

直了

直下了悟,也就是当下顿悟的意思。...

知法

在显教是指能了知各种经典意义的人,在密教是指能了知...

知足天

兜率天的译名,这里的天人,于五欲境的享受,知道到此...

知苦断集

苦是指四圣谛中的苦谛,即生死的果报;集是指四圣谛中...

知根无所畏

菩萨四无所畏之一,即菩萨知道众生的根基,所以能够对...

祇园精舍

祇陀园林须达精舍的简称,是佛教史上的第二座佛寺,在...

祇树给孤独园

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此园在古印度舍卫...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

空大

五大之一,因虚空的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

空门

1、佛教的总名,因佛教阐扬空的道理,并以空法作为进...

空心

否定因果之理的心,亦即执著空见的心。止观说:空心无...

空见

执著于空的见解,也就是拨无因果的邪见。诸见中空见之...

空色

无形叫做空,有形叫做色。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

空劫

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二十中劫间,只有虚空的...

空宗

以空理为宗的派别,如小乘的成实宗和大乘的三论宗是。...

空无我

1、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我、我所。   2、无我所叫...

空无我声

指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说:...

空无边处定

修空无边处的禅定。在人间修得这种禅定的人,死后便生...

空王

佛的别名,因佛空无一切邪执。...

空王佛

佛名。据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曾经一起在空王佛所发心...

空解

执著于空的见解,亦即空见。止观说:生一分空解,此是...

空处

无色界的一切都没有形色,叫做空处,因共有四处的分别...

空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厌色缘空而入定,此定与无边的虚空相应...

空有

空与有。一切法缘生无有实体,叫做空;虽然性空但有假...

空有二执

又名有无二见,即执著「空和执著「有的二种见解。...

空有二观

空观和有观。观无有实我实法,叫做空观,此观能破我执...

空有二宗

在中国佛教的八宗中,俱舍宗是小乘的有宗,成实宗是小...

空居天

凌空而处的天,如欲界的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等...

空一显色

四大洲的天色不同,北洲金色,东洲银色,南洲碧色,西...

空华外道

印度的小乘学者诽谤大乘是空华外道,非佛所说。...

空即是色

空性固空,色性亦空,若悟空性平等,则色空不二,故般...

梵语修多罗,华译为契经,即上契十方诸佛所说之理,下...

经行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目的在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

经论

经藏和论藏。经是如来所说,论是菩萨所著。...

经体

一经之体。大乘经以诸法实相为体,小乘经以三法印为体...

经宗

依经而立的宗派叫做经宗,若依论而立的宗派则叫做论宗...

经藏

1、指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经典。   2、藏放经典的...

经供养

书写经文,以做佛事。经是属于三宝中之法宝,故经供养...

经量部

又名说度部,或说转部,小乘十八部之一,是佛灭后四百...

罗刹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

罗刹国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罗睺罗

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

胁士

侍立在佛两旁,协助佛教化众生的菩萨。...

胁尊者

人名,由于昔业的缘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已白...

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   2、舍弃之义,如...

舍心

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为四无量心之一。...

舍卫

地名,为古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华译为好名闻,因其国...

舍卫国

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

舍利子

1、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乃佛的身骨。佛、菩萨、罗...

舍利弗

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

舍那大戒

梵网经所说的大乘菩萨戒,因是毗庐舍那佛所说的戒法,...

苦际

苦报的终点,亦即最后一次受生死的身体。...

苦性

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

苦轮

(喻)生死的苦果好像车轮一样的旋转,无有止息。...

苦海

(喻)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

苦空无常无我

苦、空、无常、无我。苦是说短暂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

苾刍

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

苾刍律仪

比丘所应受持的戒律,即二百五十条之具足戒是。...

表戒

受戒者登上戒坛,发表其身口意之三业,而真正受得戒法...

表相

1、表显出来的相貌。   2、借一个有相的东西来表...

证悟真理的人叫做圣,比圣略逊一筹的人叫做贤。...

贤人

指证得各种果位,但还没有证得法身的人,如声闻乘预流...

贤圣

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

贤劫

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

贤劫千佛

现在的住中劫,名叫贤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一...

贤首

1、比丘的尊称,与贤者、尊者同义。   2、人名,...

贤首宗

即华严宗,因此宗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别名为贤首宗。...

贤胄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灭后三百年间,由犊子部中流出,...

质多

又作质多耶,或质帝,华译为心,即虑知的心。...

贪爱

对五欲贪著爱著。贪与爱,同体异名。...

贪著

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著。...

贪嗔痴

又名三毒。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

转语

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

转识

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

转识成智

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

轮王

转轮圣王的简称,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轮王有四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