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佛学常见辞汇】(第15页)
更多词典列表
药师琉璃光佛
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国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萨道时...
药树王身
即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
药珠二身
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
药王菩萨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过去久远劫前,有一比丘名日藏...
衲
比丘的粪扫衣,亦即头陀比丘的法衣。...
衲子
又叫做衲僧,是禅僧的别称,因禅僧多穿一衲衣而游方各...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
觉分
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
觉支
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
觉母
文殊菩萨的德号,因文殊于智、理二门中司智门,而诸佛...
觉观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
觉者
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
觉树
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
觉海
1、(喻)觉性深广如海。 2、佛教以觉悟为宗,...
语业
三业之一,即口之所语,如妄语、绮语等是恶语业,如爱...
迷事
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
迷悟
迷者迷惑宇宙人生的真理,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迷...
迷悟不二
迷悟之相虽异,然其实性则一,有如清浊虽异,水性则一...
迷悟一如
1、迷与悟都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大家空的体性一样...
迷悟因果
迷与悟的因果。以四谛来说,迷妄的因是集谛,共果是苦...
重障
很厚重的障碍。众生有三种很厚重的障碍,以致不能成佛...
重缘心
我们的心若是忽然生起攀缘善恶的境界,叫做独头心,若...
顺化
又叫做顺世,就是顺世道而死化的意思,通常是指僧人去...
须菩提
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
须陀洹
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
须弥山
华译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
须弥诸山
指须弥山及其外围的八个山,其外围的八个山是:持双、...
须达多长者
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
食时
正食的时候,也就是日出至午前之一段时间。...
食四分
凡有饭食,即以四份分之,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食,三...
饶王佛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
首陀
又叫做首陀罗,是古印度四大姓之一,也是农人、奴隶阶...
首楞严
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
首楞严三昧五名
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
鬼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
鬼道
六道之一,又名鬼趣,即夜叉、罗刹、饿鬼等的境界。...
鬼趣
又名鬼道,即鬼神所趣向的境界。...
鬼神
1、鬼是六道众生之一,神是天龙八部的通称。 2...
临终正念
谓修行人到了临终的时候,心中没有丝毫贪嗔痴的邪念,...
临终业成
修行人到了临终的时候,就能成就往生的事业了。...
星宿劫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大劫中,未来的大劫叫做星宿劫,因...
怨亲平等
对怨敌和亲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有厚此薄彼的分...
是心是佛
此心即是佛的意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读诵
对著文字念叫做读,背念文字叫做诵。...
差别
同类相殊,叫做差;异类相殊,叫做别。...
旁生
即畜生,因畜生不是人天之正道。...
息慈
梵语沙弥,华译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实行慈济。...
涂香
把香水一类的东西涂在身上。...
衰相
天人将要死时,即出现五种的小衰相,或五种大衰相。...
俱舍
华译为藏,是包含摄持的意思。...
俱舍宗
又名有宗,为八宗之一,因此宗乃依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
俱卢洲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部洲中,北方的叫做俱卢洲,又叫...
倒见
颠倒的见解,有四种,即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
倒悬
梵语盂兰盆,华译为倒悬,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恶多端,死...
冥加
佛菩萨暗中加被的意思。...
冥使
冥官的使者,即阎魔卒。...
冥途
幽冥的道途,即地狱、饿鬼等的地方。...
冥通
冥者离诸妄相而冥寂,通者融通一切而无碍,是赞叹真理...
冥熏
又名内熏,即在本觉之真如内,熏习妄心以便生出菩提心...
圆空
执著于空叫做偏空,若连空亦空,更无所执著,叫做圆空...
圆寂
梵语涅槃,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
圆解
圆通的见解。见解圆通的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
圆行
圆融的行持,也就是称性而修,于事毫无执著,如念一佛...
圆佛
圆教的法身佛,即毗卢舍那佛。...
圆妙
谓空假中三谛圆融而不可思议。...
圆戒
圆顿戒,即天台宗所传的大乘戒。...
圆具
具足戒的别名,因受持具足戒的人,已经接近涅槃的圆果...
圆宗
天台宗的别称,因天台宗以圆顿一实为宗旨。...
圆实
圆顿一实,是天台圆教的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
圆修
1、在天台圆教,是指同时兼修空假中三观。 2、...
圆觉
1、圆满的觉性。具足众德叫做圆,照破无明叫做觉。此...
圆音
圆妙的声音,即佛的声音。...
圆教
大乘究竟圆满的教法,为天台所立四教中之第四,或华严...
圆教四门
天台宗说圆教有四门,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
圆通大士
观音的别名,因此菩萨的耳根圆通。...
圆通忏法
观音忏法的别名,因观音的别名就是圆通大士。...
圆顿
圆融诸法顿速成佛的意思。诸法本圆融,一法圆满一切法...
圆顿戒
指天台宗的戒法,天台宗以圆融诸法顿速成佛为宗旨,故...
圆顿教
简称圆教,是大乘穷极的实教,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
圆成实性
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一种假相,依他而起,一旦彻悟这种...
圆融
圆通、融合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众生即...
圆融三谛
三谛是空假中,空假中圆融无碍,即空即假即中,叫做圆...
圆明常寂照
六祖惠能所说。谓心性本来是圆满光明与真常不变的,虽...
夏中
在结夏安居的九十天中。...
娑婆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
娑罗双树
佛在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岸边的婆罗双树间入灭。...
能所
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
能所双亡
已不执著能缘的相和所缘的相,是已进入三轮体空的境界...
恩爱河
(喻)恩爱得像河一样深。...
恶见
恶劣的见解,即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
恶露
是说人身上种种不洁净的东西,如汗液、脓血、大便、小...
恶取空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止观说:宁起我见如须弥...
悟入
开悟实相的道理,而入于实相的道理。...
悭
吝啬,不舍得把自己的东西施给人家。...
悭贪
悭与贪。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做悭;看见人家的东...
悭法七报
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的人,后世将得七...
斋
1、正午以前的饭食。 2、蔬食。...
斋月
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诸天下降巡视人间,是最宜...
斋戒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
斋时
斋食之时,即清晨至正午之间。...
冤亲平等
心中没有冤家仇人和亲朋戚友的分别,平等对待,一视同...
根门
眼等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和进入种种妄尘之门户,故称根...
根尘
六根和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根力觉道
根者五根,力者五力,觉者七觉支,道者八正道。...
根身
六根组合而成之身。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根身器界
根身即六根身体,为众生的正报;器界又名器世间,即国...
根本智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的无...
根境识
又叫做根尘识,即六根、六境、六识,合之便是十八界。...
流转
在六道之中,流来转去,不停的生死。...
流转门
流转于生死之门。在四圣谛中,苦集二谛是流转门,灭道...
流转还灭
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属于迷,还灭门属于悟。...
海印
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
海会
(喻)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
海潮音
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
涅槃山
(喻)生死如人沉溺于河中,涅槃则如人登临高山。千手...
涅槃宫
(喻)涅槃是众圣所游之地,故喻之如宫殿。...
涅槃会
农历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涅槃的法会。...
涅槃佛
佛的应身度生机缘尽了,便示现灭度,叫做涅槃佛,为华...
涅槃城
(喻)涅槃乃是圣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论说:诸法实相是...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亦即世尊入灭的相状。世尊住世八十年...
涅槃缚
乐著涅槃不想利益众生,这是小乘人的境界。...
涅槃八味
涅槃所具有的八种法味: 一、常住,通彻三世而常...
涅槃寂静
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境界是...
烦恼
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
烦恼障
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
烦恼业苦
又名惑业苦,意谓吾人由于贪嗔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
烧指
自烧手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虔诚。...
烧香
五种供养或六种供养之一,按照世谛来说,目的是拂邪气...
爱行
二行之一,指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
爱论
贪爱的戏论,亦即被贪爱迷惑了心窍之后所生的不正确言...
爱取
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
爱见
1、贪爱的见解。 2、爱与见的二种烦恼,爱是指...
爱见大悲
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去救济众生。爱是指思惑,...
畜生因
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窃、负债不还、杀生、不...
病起六缘
生病的六种缘因,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
真人
已证得真理的人,指阿罗汉与佛。...
真土
真佛土的简称,即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
真子
如来的真子,即诸菩萨。...
真心
真实无妄的心,也是佛性的别名。...
真我
真正的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假我,...
真观
即真空观,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了知一切外境,缘...
真际
真实的边际,也就是至极的意思。...
真性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假不变的真性即吾人本具...
真谛
1、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
真智
又名圣智,即明白真如实相的智慧。...
真觉
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真堂
禅家安置祖师真像的厅堂。...
真寂
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
真常
真实、常在的境界,即涅槃。...
真理
永远真实和不变的道理。...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
真如三昧
一种观察真如实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禅定。...
真如内熏
谓真如内熏无明,因而生起净化的作用。...
真如无为
谓真如法性,离于造作,本自无为。...
真如实相
非假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离虚谓之实。真如即一切众生...
真如缘起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用,而起生灭之相,若追...
真如寂灭相
真如的本体,清净无妄染,故云寂灭相。...
真妄
1、真实和虚妄。不假叫做真,虚假叫做妄。 2、...
真妄二心
真心和妄心。真心是属于本有的,真净妙明,永不变异,...
真言
真实的语言,又是神圣的语言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之语...
真言心
即阿字。大日经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
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
真言乘
又名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达佛地,故名真言乘。因...
真言秘密
真言是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的意思不...
真言阿阇梨
密宗传授秘法或是为人灌顶的法师。...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
真空妙有
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
真俗
1、事理的别名。因缘所生之事相叫做俗,不生不灭之理...
真俗不二
真谛诠空,俗谛诠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也不离性空,...
真身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真解脱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真无漏智
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
破立
破者,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立者,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
破执
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执著。...
破有
有者三有、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如来为破三界之生...
破显
破邪显正,也就是破邪道、显正理。...
破僧
破和合之僧,为五逆罪之一。有二种的破僧法: 一、是...
破戒五过
破坏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种的罪过,即自害、为智所呵...
破和合僧
五逆罪之一,即比丘们和合的住在一处,若以手段离间拆...
离相
离一切虚妄之相。金刚经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离盖
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
离生性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
离生喜乐地
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乐二...
离念真心
指一切众生未动念前的本来心体。众生有念时,心与所念...
离垢眼
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离垢世界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离相戒
又名无相戒,即持戒的人心无所著,视一切戒律,犹如虚...
离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
离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离身他处宿。...
离系果
脱离烦恼之系缚的果位,即涅槃。五果之一。...
离间语
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素怛缆
又作苏多罗,或修多罗,华译为经、契经、綖经等,是经...
般若
华译为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而...
般若时
佛说般若经的时期,为天台所立五时之一。...
般若行
于各种情况之下,在昼夜二六时中,心心念念了达诸法体...
般若经十喻
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种的譬喻。智度论说:经解了诸法...
上一页
下一页
断除口业
佛学问答
生活
如瑞法师
惟贤长老
忏云法师
大安法师
绍云老和尚
知足
改造命运
随喜
无量寿经
打坐
真如自性
净界法师
大势至菩萨
佛教故事
普贤菩萨
健康素食
因果报应
佛教词典 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文库
全部栏目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