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声明梵呗、梵放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称号讽演,流畅其声,此曰声明。《瑜伽论》说五明曰:‘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止此’佛家声明亦彼摄也。《传灯录》:‘声明三藏,善别音声。止此’此辨五音,亦是五明学流类。”

《瑜伽师地论》说:“声明中分六相。第一法施设建立曰,谓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相应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

忠曰:“所谓五德,亦可用梵音声明。《阿含》五声,稍同此。”

《释氏要览》云:“梵音,梵云呗匿,华言止断也。由是外事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又云诸天闻呗,心则欢喜,故须作之。《十诵》云:‘比丘跋提,于呗声中第一。’《长阿含经》云:‘其梵声有五种:一、其音正直;二、和雅;三、清彻;四、深满;五、周遍远闻。’《法苑》云:‘夫呗者,赞咏之音也,当使清而不弱,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远听则汪洋以峻雅,近属则从容以和肃,此其大致也。’昔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音,清响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音兹为始也。”

宋刘敬叔《异苑》云:“陈思王曹植,字子建,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巖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祇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一云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法华文句疏》引梁《宣验记》。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云:“彼说戒者坐已,维那打静,小者供养,梵呗作之。若準律文,呗匿如法。《出要律仪》云:‘如此郁鞞国语,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

《玄应经音义》云:“呗匿,蒲芥切,梵言婆师,此言赞叹。言呗匿者,疑讹也。婆音薄贺切。”

又《高僧传》,慧皎详论天竺此土歌赞梵呗。

《毗尼母论》云:“佛告诸比丘:‘听汝等呗。’呗者,言说之辞,佛虽听言说”,未知说何等法,复咨问世尊,佛言:‘从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随意所说。’乃至佛听诸比丘引经中要言妙辞,直显其义。”

梵呗亦称梵放。

《文字禅》:“雨后得无象新诗,次韵落句云:‘入门庭院度飞萤,梵放哀声满深殿。’”

又《潭州开福转轮藏灵验记》云:“宝坊精舍,楼观追逐,烟云蔽亏,梵放酬酢,如钱塘之西湖,伊洛之嵩少。”

无文印送西苑径上人诗云:“西苑宝峰麓,占地宽一弓,梵放殷青冥,与峰相长雄云云。”

《杜工部诗集·大云寺赞公房诗》云:“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千家注:洙曰:“梵放,盖佛事至梵音,必唱而诵之。”

上篇:上间 下篇:上座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含识

资持记·释说戒篇:“心依色中,名为含识,总收六道有...

陶炼生金三种

【陶炼生金三种】 p1038 瑜伽十三卷十页云:谓陶炼生金...

四种真实

【四种真实】 p0432 显扬六卷二页云:彼复四应知者:彼...

决定三业

杂集论云:决定受业有三:   一、作业决定 由宿业力...

善慧地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无碍解于十方演说...

预流果断三结

【预流果断三结】 p1232 俱舍论二十一卷三页云:诸得预...

可见有对色

(术语)又曰有见有对色。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

塞建陀

(术语)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

地天后

(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东方,有楼阁,其北...

见轭

【见轭】 p0637   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见轭?答...

遮吒迦鸟

遮吒迦,梵语 cātaka。学名 Cucculus melanoleucus。...

大般涅槃经

梵名 Mahā-parinirvāna-sūtra。(一)凡四十卷。北凉...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