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巡堂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巡僧堂也。有数种,谓住持巡堂、入院、旦望茶、坐禅。大众巡堂、三八念诵。首座巡堂、坐禅、大坐参、结制。维那巡堂、圣节。参头巡堂、挂搭。都寺巡堂、库司汤。知事巡堂、结制、旦望茶。请客烧香巡堂、方丈茶。沙弥巡堂参堂。也。此有数义不同,谓点捡义、坐禅时,住持、首座。告报义、圣节时,维那。请谢义、茶汤时。礼贺义。入院时、挂搭时、结制时也。三八念诵后巡堂,盖亦是住持、大众互相礼也。”

《中峰杂录·冬安居示徒》云:“为懒堕懈怠之旧习之所障。乃至其巡堂人三回五度警省,略不肯少加精进,似如此参禅,要明心地,要敌生死,要脱略情尘,要剿除窠臼,莫说八十日,便是八十年、八十劫,惟增业识,但长癡迷。”

忠曰:“此巡堂人者,住持、首座之外,别设人巡堂,以警策坐禅者睡 惰也。”

住持巡堂。《敕修清规·坐禅》云:“住持入堂烧香,巡堂,自上间至下间一匝,归位坐定。”

《东福清规》云:“住持入僧堂坐禅者,盖为点捡大众也。其入堂巡堂一匝,是点捡之仪也。”

又〈入院〉云:“鸣僧堂钟,大众先归 钵位立定,新命入堂炷香,参随人同展三拜,维那当面问讯,引巡堂一匝,参随人先出,两序送新命归钵位,触礼三拜。”

旦望住持巡堂,见次下〈知事巡堂〉。

大众巡堂。《敕修清规·念诵》外堂念诵毕。云:“住持入堂,前堂首座入次,名德西堂插入,归圣僧板头立。头首领众,三人一引,圣僧前问讯,转身住持前问讯,合掌巡堂,顺左肩转,依图位立。暂到、侍者随众入,只巡半堂。至圣僧后,侍者向后门立,暂到向侍者立。次知事入堂,圣僧前问讯,转身住持前问讯,合掌巡堂出,暂到接侍者后随出云云。”

首座巡堂。《敕修清规·坐禅》云:“首座圣僧前烧香,巡堂,自下间至上间一匝,就归被位坐。”

《校定清规》云:“巡堂之法,住持从上堂巡至下堂,首座从下堂巡至上堂。盖首座未出世人,故从下巡上,若已出世人则不拘。以理论之,亦合从下巡上,免得于住持位前行故也。”

忠曰:“《校定》初义,位阶区别,亦义敬师法式。盖此时虽住持未入堂,若首座圣僧前烧香了,直向上间,则横过住持空椅前也;若圣僧前烧香了,直向下间巡堂,自圣僧后至上间,而归自被位,则得不横过住持空椅前也,故《校定》云:‘免得于住持位前行也。’区别义见后。”

又《敕修清规·大坐参》云:“首座入堂不烧香便归位,待住持入堂坐定,堂司行者鸣首座寮前板三下,大众转身向外坐,首座下地从后门出,复转从前门入,圣僧前烧香,如常巡堂,归被位坐少定。”

忠曰:“如常者,择坐禅时首座巡堂也,如坐禅时首座巡堂,自下间至上间一匝。盖自下间巡起者,但是已。私推其理,坐禅则首座巡之后,随有住持巡堂,故首座先巡时,欲异于住持,而示其位阶区别矣。今大坐参巡堂,则自上间巡起,是寻常巡法,乃如圣节维那巡堂,自上间至下间也。”

又《敕修清规·结制礼仪》云:“首座离位,圣僧前烧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归位。行者喝云:‘首座礼谢大众,触礼三拜。’”

维那巡堂。《敕修清规·圣节》云:“维那于僧堂早粥遍食椎后,再鸣椎一下,云:‘白大众:粥罢,闻钟声,各具威仪,诣大佛宝殿启建圣节。谨白。’复鸣椎一下,往住持前问讯,从首座板起巡堂一匝,出外堂下间至上间,归内堂中间问讯而出。”

僧堂巡堂图

参头巡堂。《敕修清规·大挂搭归堂》云:“参头领众,前门右手入堂,至圣僧前排立。参头烧香,同众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自上堂至下堂,仍如前排立,问讯。”

都寺巡堂。《敕修清规·库司四节特为首座大众汤》云:“鸣斋鼓一通,大众归钵位,头首一班齐归前板。都寺随入,揖首座离位,却揖以次头首,进板首,随送首座归位,从圣僧后右出堂外,迎住持入堂。供头缓鸣堂前钟七下,送住持入位,仍往首座前揖坐,仍如前出,从首座板起巡堂一匝,外堂上下间,归堂中立问讯。”忠曰:“此是揖坐巡堂,次有揖香、揖汤、巡堂问讯。”

知事巡堂。《敕修清规·结制礼仪》云:“知事入堂烧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至圣僧板头排立,行者喝云:‘知事礼谢大众,触礼三拜。’”

又〈旦望巡堂茶〉云:“鸣堂前钟七下,住持入堂烧香,巡堂一匝,归位。知事入堂,排列圣僧前问讯,转身住持前问讯,从首座板起巡堂一匝。”

请客巡堂,见〈巡堂请茶〉处。

烧香侍者巡堂。《敕修清规·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云:“鸣鼓集众,烧香侍者行礼。”同库司汤、都寺巡堂。

沙弥巡堂,见〈参堂〉处。

上篇:眼同 下篇:雁立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伊帝曰多伽

梵语 iti-vrttaka 或 ity-uktaka,巴利语 itivuttaka。...

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p0996 瑜伽十九卷十三页云:颂曰...

达观

(一)(1138~1212)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

掘地戒掘伤

子题:钁、耒、扴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用锄,钁耒...

慧命经

(书名)印光法师曰: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

五则法问

法问,指佛法上之问答论议。日本曹洞宗于四月或十月之...

芙蓉道楷

(人名)宋左街十方净因禅院禅师道楷。得洞上之宗于投...

一肘

肘,梵语 hasta,乃印度古代度量长度之单位。据俱舍论...

鞞跋罗

(地名)Vaibhāira,山名,在王舍城。...

和伽罗那

(术语)Vyākāraṇa,又曰和伽那,和伽罗,和罗那。...

蕴处界

旧译为阴入界。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即大乘八曼拏罗经也。...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包装纸上有佛像该如何处理

问:请问用过的香盒和装香用的纸袋(上面印有佛、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