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点茶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新命辞众上堂茶汤》云:“山门首,预钉挂帐设,中敷高座向内,首座向外摄,居主位。乃至上首知事行礼,揖坐揖香,归位点茶。收盏,再起烧香揖香,归位点汤。汤罢,起谢,上轿。”

《文公家礼》云:“主妇执茶筅,执事者执汤瓶随之点茶。盖以神主椟前,先设盏托,至是乃注汤于盏,用茶筅点之耳。古人饮茶用末。所谓点茶者,先置末茶于器中,然后投以滚汤,点以冷水,而用茶筅调之。今人烧汤煎叶茶,而此犹云点茶者,存旧也。”

宋蔡襄《茶录》曰:“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 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檗 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着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 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桐居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上篇:钓语 下篇:东序、西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世饶王佛

(佛名)世自在王佛之异名。...

四教义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真空观

华严宗所立法界三观之一。即观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

圆融门

(术语)华严宗就华严经之所说,立行布圆融之二门。...

我爱执藏现行位

【我爱执藏现行位】 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

吐泪

(杂名)譬母之赤精为吐,比父之白精为泪,止观七曰:...

意业非戒

【意业非戒】 p1208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

八世法

【八世法】 p0070 瑜伽二卷十五页云:复有八世法。谓得...

炎点

(术语)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故曰炎,涅槃点谓之...

试经

唐代为控制僧尼人数,禁止私自出家而设立之制度。度僧...

杂譬喻经

(经名)有四部:一,旧杂譬喻经二卷,西土贤圣集,吴...

业苦

谓由作恶业所感之苦果。或谓由作善恶之业而感苦乐之果...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

圣严法师:勤劳健康最好

身体虽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应该是指身...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