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不审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不审,礼话也。其义见《僧史略》,须与〈珍重〉交看。《困学纪闻》 云:‘不审,出《韩诗外传》。 止此 ’此但原语本据,不必拘礼话。”

《敕修清规·训童行》云:“参头入方丈请住持出就坐,参头进前插香,退身归位,缓声喝云:‘参。’众低声同云:‘不审。’齐礼三拜。”又〈寮元〉云:“每日粥罢, 乃至 茶头喝云:‘不审。’大众和南。”

《僧史略》云:“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 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重,岂能动身口乎? 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大如歇后语乎。”

旧说曰:“单言不审,犹是歇语。日本禅林但合掌低头,而不审二字亦不唱,毋乃太简乎?”

已下略举事证。

《临济玄禅师录》云:“麻谷拽师下座,麻谷却坐。师近前云:‘不审。’”

《云门偃禅师录·室中语要》云:“举夹山语云:‘百草头上荐取老僧。’师合掌云:‘不审,不审。’”

上篇:钵袱 下篇:钵囊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摩底僧诃

(人名)Matisiṁha,比丘名。译曰师子慧。见求法高僧...

大善地法

梵语 ku?ala-mahā-bhūmikā dharmā。俱舍家所立六位...

心所法

【心所法】 p0349 品类足论一卷一页云:心所法云何?谓...

波罗王朝

波罗,梵名 Pāla。西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末于孟加...

蕴等三科相摄

蕴等三科开合不同,实乃相摄。   一、五蕴中色蕴之五...

从因生法有五种因

【从因生法有五种因】 p1030 瑜伽九十四卷二页云:云何...

药师十二大愿

指药师佛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所发利导众生之十二大愿...

观不思议境

不思议境,指所观之境。观不思议境,谓观吾人现前之一...

谟贺

(杂语)Moha,又作慕何。译曰痴。...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

种种界

【种种界】 p1260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云何种种界?谓...

僧寺不得畜猫狗

亦名:养畜长恶、寺中不得畜猫狗、佛寺不得畜猫狗 子题...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