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立僧首座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旧说曰:“立僧者,谓成立众僧也。无定人,首座、头首之外,别于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择有道博达之人,敦请为众开法焉,或有请大方尊宿充之,极为重任矣。夫前堂首座之代主说法者,尚乏人。日本古有阙之,况立僧之名实相符,岂易多得耶?如名德首座,则前堂中择稍有德者为之,不甚难得其人也已。”

《敕修清规·请立僧首座》云:“其事严重,不可轻举。如大方西堂、名德首座,行解素为众所推服者,委曲陈情。如有允意,特为上堂言:‘此间多众,宜得当人相与建立法幢,开大炉韛。山中幸有某人,知见高明,慧命所寄。少刻,下座同两序大众拜请,为众开室,伏望慈悲,特垂开允。’下座云云。”

《禅苑清规·请立僧》云:“退院尊宿、首座、藏主,如合众望,可举立僧。即住持人升座,举白讫,知事、大众诣寮礼请。请辞云:大众倾心,久思示诲,伏望慈悲,俯赐开允。如不允,更不答拜。云:自救不了,岂可为人?如允,即时还礼。云:既蒙坚请,不敢固辞。乃上方丈陈谢,礼数随宜。退院尊行,谢云:本欲依栖,贵藏衰拙,既蒙见举,不敢奉违。答云:象驾既临,法轮常转。虽然不合奉烦,告(1)以佛法为念。退院平交,谢云:方图自养,岂复为人?上命虽(2)违,下情多愧。答云:不合奉烦,且以佛法为念。诸方名德及参学小师,谢云:此蒙和尚指挥,今受兄弟问讯,虽无深证,不敢固辞,下情无任惶恐,感激之至。答云:既有余光,且以佛法为念。并相看,陈谢知事。次日,堂头库下特为煎点。置食随意。”

《备用清规·请立僧》云:“若名德之士受此请,住持座上说及,即抽身归寮闭门。下座,领大众扣门。开门接住持入,插香同众触礼一拜,呈纳普说入室牌。”

已下略举事缘。

大慧杲和尚为礼侍者断七普说云:“老和尚 圆悟 曰:‘如今方知道我不谩你。’我既会了,却倒疑着几个禅头,乃问老和尚。老和尚曰:‘我个禅如大海相似,是你将得个大海来倾取去始得。若只将得钵盂来,盛得些子去便休,是你器量只如此,教我怎柰何?能有几个得到你田地?旧时只有一个璟上座与你一般,只是死了。’过得几时,便举我立僧。后来在云居首座寮,夜间常与兄弟入室,老和尚爱来听。”

《人天宝鑒》云:“慈航小参,长灵卓禅师命无示立僧。法席严肃,不事堂厨,唯安禅以当佳供,夜参以当药石。其间衲子有不任者,无示告卓曰:‘人以食为先,若是,则众将安乎?’卓愠之曰:‘表率安可为此?’无示云:‘某不争堂厨,教谁争耶?’”

《丛林盛事》云:“应庵初依蒋山圆悟会中,与此庵元为友。及元住虔之连云,华从虎丘隆会中来,初到,便令作首座,未久,令立僧。元上堂云:‘西河有师子,连云出虎兕。亲从猛虎窟中来,文彩爪牙悉皆备。虽未及惊群,已有食牛志。痛念杨岐宗今之如埽地,竖起铁脊梁,与先师出气。诸人还识么?两眼大如环,当头立底是。’”又云:“谷山旦,初参佛性泰和尚,泰问:‘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堕野狐身?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脱野狐身?’旦曰:‘好与一坑埋却。’泰征之,语皆不凡。未几,令立僧,名动一时。”

《应庵华禅师天童录》有举杰首座 密庵 立僧上堂。

《密庵杰禅师径山录》有举演首座立僧上堂云云,下座诣首座告香。

《无準范禅师录·有请渊首座立僧上堂。又有上元请首座立僧上堂。

《增续传灯?灭翁礼禅师章》云:“时松源唱道饶之荐福,师往参焉,蒙印可。辞源巡礼江淮间祖塔,至蒋山,浙翁命充立僧首座。晋陵尤公煜数入山听师提唱语,悦服。”

《虚堂愚和尚录·有灵隐立僧普说。

已下略举请尊宿立僧事缘。

《应庵华禅师蒋山录》有举西堂正法和尚立僧上堂。

《密庵杰禅师径山录》:“请前堂首座鹤林印和尚立僧上堂云云。下座,烦知事、头首、大众,诣首座寮扣问。”

《松源岳禅师录》:“举首座凤山义和尚立僧上堂云:‘诸佛不出世,祖师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既是谈玄,因甚口不开?问取凤山和尚。’”

《癡绝沖禅师天童录》:“请蒋山石溪和尚立僧上堂云:‘正法眼,破沙盆,贵时倾国不换,贱时不直分文。不作贵,不作贱,分付石溪老子,共结佛祖深冤。’”

《破庵先禅师录·行状》云:“师既归蜀,初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未几,复振锡而南至夔门。时尚书杨公辅素闻师名,以卧龙招之,留三年。出峡,至常州华藏,遁庵演始延师分座立僧,众皆倾服。”

《山庵杂录》云:“破庵和尚,退资福,赴径山。蒙庵招,委以立僧首座职。有宝上座者,具大知见,遇住持、首座开堂,必横机捷出,迎锋取胜。一日,破庵开室,宝上座至,破庵垂语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宝拟议,被打出。其时,宝待破庵举语尽,乃进语:‘既于中有处被打出,以谓破庵故摧我。’归衣单下脱去。火后,乡人收舍利呈破庵。破庵拈起云:‘宝上座!饶你有舍利八斛四斗,置之一壁,还我生前一转语来。’掷地,惟见脓血。闻之于先辈。”

上篇:两班 下篇:两展三礼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仁和寺

日本真言宗御室派大本山。山号大内山。又称御室御所、...

弥光

(?~1155)。宋代临济宗僧。号晦庵,别号禅状元、光...

桐华寺

韩国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庆尚北道达城郡公山面道...

智拘絺罗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二位。密号曰正圆金...

吉祥茅

(植物)大日经疏十九曰:西方持诵者,多用吉祥茅为藉...

忌词

日本神道教用语。系为避开不吉所采之代用语词,盛行于...

寂静行

即声闻、缘觉二乘所修习趣入涅槃寂静之行法。华严经探...

白毫相

梵语 ū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

上士

(一)菩萨之异称。又作大士。菩萨远离迷执邪见,正见法...

一物长年

禅林用语。一物,指灵妙之心性,禅宗又称之为主人翁。...

新妇子禅师

(杂语)是指恶知识之柔弱而言也。妇人始嫁,即艳容而...

行类芭蕉

【行类芭蕉】 p0608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行类...

【大藏经】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