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非时食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沙弥得度章》沙弥十戒第十云:“不非时食。”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非时者,从日中至后夜后分,名为非时。从晨至日中,名时。何以故?以日初出,乃至日中,明转盛,中则满足,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明转减没,故名非时。又从晨至日中,世人营救事业,作饮食,是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燕会嬉戏自娱乐时,比丘游行有所触恼,故名非时。又从晨至日中,俗人种种事务,淫恼不发,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事务休息,淫戏言笑,若比丘出入游行,或时被诽谤,受诸恼害,名为非时。又比丘从晨至中,是乞食时,应入聚落,往来游行,故名为时。从中至后夜后分,应静拱端坐,诵经坐禅,各当所业,非是行来入聚落时,故名非时。”

《五分律》云:“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着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毗舍遮!毗舍遮!’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毗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余沙门、婆罗门一食便足,汝云何食无昼夜?’长老比丘白佛,佛呵责,结戒:‘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非时者,从正中以后至明相未出,名为非时。”

《法苑珠林》云:“《毗罗三昧经》:‘世尊为惠法菩萨说云: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时是法食时也。过此已后,同于下趣,非上食时,故曰非时也。’又《萨婆多论》云:‘释时有四:一、始从日出乃至日中,其明转炽,名之为时。从中已后,至后夜分,其明灭没,故名非时。二、从旦至中,是作食时,乞不生恼,故名为时。从中已后,至于夜分,是俗人宴会游戏之时,入村乞食,多有触恼,故名非时。三、从旦至中,俗人作务,淫乱未发,乞不生恼,故名为时。从中已后,事务休息,淫戏言笑,入村乞食,喜被诽谤,故名非时。四、从旦至中,是乞食时,得食济身,宁心修道,事顺应法,故名为时。从中已后,宜应修道,非乞食时,故名非时。’”

《佛祖统纪》云:“《僧祇律》:‘时食,若午时日影过一发一瞬,即是非时。’《四分戒本》:‘若比丘非时食者,波逸提。’”《十诵律·:“波逸提,义翻为堕,堕在烧煮地狱。”

《法苑珠林》云:“《僧祇律》云:‘食已若渴,佛令取一切谷、豆、麦煮不破者,非时取汁得饮。若酥油蜜及石蜜诸生果汁等,要以水净得饮。若器底残水被雨湔,亦名为净。’《善见论》云:‘舍楼伽果浆,澄汁使清,非时得饮。’谓藕根是。《摩德勒伽论》:‘沙糖浆亦得非时饮。’”

《老学庵笔记》云:“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而蜀僧招客草食,谓之非时。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着庭有园,每会饭罢,辄相语曰:‘今日窥园乎?’此二事甚相类。”

上篇:鐼子 下篇:佛祖忌九拜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高野山

属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寺,位于和歌山县。略称野山、南山...

现行种子习气

自一切惑相始终上说,分为现行种子习气三种:   一、...

毛绳

毛绳缚身,有断肤截骨之苦;比喻世间利养缠缚于人,断...

发觉净心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第二...

爱缠杂染

【爱缠杂染】 p1203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于内于外所起...

正助杂三行

(术语)正行助行杂行之三行也。正行者,称名也。助行...

意马心猿

(譬喻)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

多宝塔

(堂塔)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既终迹门三周之正宗...

自性

【自性】 指自体之本性,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

莲华军荼利

(菩萨)莲华部之军荼利明王也。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观...

空慧

(术语)观空理之智慧。嘉祥法华经疏二曰:经论之中多...

相应因与俱有因差别

【相应因与俱有因差别】 p0839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十...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