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梵坛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长阿含经》云:“阿难白佛言:‘阐弩比丘虏扈自用,佛灭度后,当如之何?’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彼阐弩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坛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反教授从事。’”

《梵网经法藏疏》云:“梵坛者,此翻为默摈,良以非理违犯,不受调伏,故以此治之。”

《行事钞》云:“言默摈者,《五分》云:‘梵坛法者,一切七众不来往交言。’《智论》云:‘若心强犷,如梵天法治之。以欲界语地亦通色有,不语为恼,故违情故,不语治之,此法最要。’”

《资持记》云:“梵坛者,有云:‘梵王宫前立一坛,天众不如法者,令立坛上,余天不与往来交语。’《五分》因阐陁恼僧,故用此治。语地以语为乐故,通色有者,梵天行故。言故违者,谓特意也。”

《智度论》云:“佛告阿难:‘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

《维摩经略疏》引《智度论》释云:“恶口车匿,梵法治者,其自恃王种,轻诸比丘。僧法事时,即轻笑言:‘如似落叶,旋风所吹,聚在一处,何所互论?’佛去世后,犹自不改。佛令作梵坛,谓默摈也。亦云彼梵天治罪法,别立一坛,其犯法者,令入此坛,诸梵不得共语。”

忠曰:“梵坛,法藏为梵语,智者、元照引有义为汉言,其说稍类《左传·履薪事。阐陁即车匿也。”

《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云:“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杜预注:“罃,康公名;弘,其母弟也;简璧,罃、弘姊妹。古之宫闭者,皆居之台,以抗绝之。穆姬欲自罪,故登台而荐之以薪,左右上下者皆履柴乃得通。”

梵坛拟世间死刑。《杂阿含经》曰:“世尊告调马聚落主:‘调伏马有几法?’答言:‘有三种法:一、柔软;二、刚强;三、柔软刚强。’佛告:‘若犹不调,当如之何?’言:‘便当杀之。’聚落主言:‘瞿昙无上调御丈夫者,当以几法调御丈夫?’佛告:‘我亦以三法:一、柔软;二、刚强;三、柔软刚强。’聚落主白:‘若三种犹不调,当如之何?’佛言:‘便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我法有所屈辱。’聚落主言:‘瞿昙法中,杀生者不净,而今说不调伏者亦当杀之?’佛告:‘我以三种法调御丈夫,彼不调者,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岂非杀耶?’”略钞。

上篇:放参鼓 下篇:放参牌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修行四法

大乘四法经云菩萨修行有四法:   一、不舍菩提心。 ...

菩提分

(术语)Bodhyaṅ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平常心是道

(公案)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见会元...

净影寺

位于陕西西安。隋文帝所创建。隋朝统一天下后,特崇佛...

三种爱

(名数)一境界爱。临终时,于眷属家财等之爱着心也。...

如来喜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二位。梵号怛...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第十一

亦名:安居策修篇 子题:安居约法有四、安居时有三种、...

道章

(1655~1734)明末清初黄檗宗僧。钱塘(浙江)人,俗...

定心所

【定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定的梵语三...

珠利耶国

为南印度之古国名。珠利耶,乃古代南印度之俗语 Choly...

穷生死蕴

(术语)谓至生死穷极之金刚喻定,相续随转之根本蕴,...

亡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

亦名:亡人物负债债息异处差别、亡僧物负债债息异处差...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朝阳升起的时候,山门外凝聚着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