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神鼎洪諲禅师

【五灯会元】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潭州神鼎洪諲禅师,襄水扈氏子。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一僧举论宗乘,颇敏捷。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已。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是甚么人语?」僧曰:「法眼语。」师曰:「其义如何?」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识故声色摐然。」师曰:「舌味是根境否?」曰:「是。」师以箸筴菜置口中,含胡而语曰:「何谓相入邪?」坐者骇然,僧不能答。师曰:「途路之乐,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僧拱而退。后反长沙,隐于衡岳三生藏。有湘阴豪贵,来游福严,即师之室,见其气貌闲静,一钵挂壁,余无长物。倾爱之,遂拜跪,请曰:「神鼎乃我家植福之地,久乏宗匠,愿师俱往,何如?」师笑而诺之。即以己马负师至,十年始成丛席。一朽床为说法座,其甘枯淡无比。又以德腊俱高,诸方尊之,如古赵州。僧问:「诸法未闻时如何?」师曰:「风萧萧,雨飒飒。」曰:「闻后如何?」师曰:「领话好!」问:「鱼鼓未鸣时如何?」师曰:「看天看地。」曰:「鸣后如何?」师曰:「捧钵上堂。」问:「古涧寒泉时如何?」师曰:「不是衲僧行履处。」曰:「如何是衲僧行履处?」师曰:「不见有古涧寒泉。」问:「两手献尊堂时如何?」师曰:「是甚么?」问:「学人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师曰:「腊月三十日。」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问:「如何是和尚为人句?」师曰:「拈柴择菜。」曰:「莫只这便是也无?」师曰:「更须子细。」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佛亦是尘。」问:「如何是道人活计?」师曰:「山僧自小不曾入学堂。」官人指木鱼问:「这个是甚么?」师曰:「惊回多少瞌睡人。」官曰:「洎不到此间?」师曰:「无心打无心。」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灰头土面。」曰:「为甚么如此?」师曰:「争怪得山僧。」曰:「未审法身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毗卢顶上金冠子。」问:「菩提本无树,何处得子来?」师曰:「唤作无,得么?」问:「持地菩萨修路等佛,和尚修桥等何人?」师曰:「近后。」问:「和尚未见先德时如何?」师曰:「东行西行。」曰:「见后如何?」师曰:「横担拄杖。」上堂,举洞山曰:「贪嗔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师曰:「古人与么道,神鼎则不然。贪嗔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上篇:叶县归省禅师 下篇:谷隐蕴聪禅师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五灯会元

空云

又作空中云。比喻物之不坚实。与“水月”为同类用语。...

舍利塔

(堂塔)Śarīra-stūpa,安置佛舍利之宝塔也。金刚童...

隐密教

【隐密教】 p1405 如教导有十二种中说。 二解 显扬六卷...

八种别解脱戒

(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

擦擦

(杂语)小浮屠也。元史二百二曰:有作擦擦者,以泥作...

法随法行

【法随法行】 p0762   瑜伽三十八卷十八页云:云何菩...

(一)梵语 prakrti,巴利语 pakati。与“相”、“修”相...

印契

(术语)印相者,标示法界之性德,而非伪者,故云契。...

随心金刚

梵名 Vajra-kelikilah。为密教金刚部之忿怒身。又称金...

般若尽净虚融

般若,指般若经;尽净,指诸法皆空;虚融,以诸法既为...

五部护摩

(修法)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于增益中而...

赖耶缘起

为四种缘起之一。法相宗之唯识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大藏经】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