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事行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阿难陀目佉尼阿离陀经] 一身常恭谨谓修菩萨行者。当谨守身业。毋令放逸。所谓杀盗淫等一切恶法。断而不行。及诸不善律仪。亦皆无犯。是为身常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言常至诚谓修菩萨行者。欲修无上正真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悉皆远离。是为言常至诚。三意常柔顺谓修菩萨行者。欲成菩提。当防护意业。调和柔顺。离诸邪念。所谓贪欲嗔恚愚痴。皆悉断除。是为意常柔顺。(梵语菩提。华言道。)四善权方便谓修菩萨行者

上篇:四种观行 下篇:四事供养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僧祇

【僧祇】   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住常...

微小罪

【微小罪】 p1250 瑜伽二十二卷五页云:谓于诸小随小学...

使非亲尼浣故衣戒犯相

亦名:使尼浣故衣戒犯相、浣故衣戒犯相 子题:故衣 含...

掘具罗

(植物)或作局崛罗,窭具罗,求求罗。译曰安息香。...

佛塔

安置佛舍利之处所。佛国记即有释迦牟尼佛入灭后,舍利...

过量尼师坛戒犯缘

亦名:过量坐具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

镮钏

(物名)镮者指之饰,钏者臂之饰。是西国之俗风。菩萨...

石刻阿弥陀经

指于碑面雕刻阿弥陀经。最著名者为湖北襄阳龙兴寺之石...

梵语 a。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

实空

(术语)诸法为因缘生,无自性,谓之实空。智度论十九...

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p1464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

尼罗婆陀罗

(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

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