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学大辞典】(第17页)   更多词典列表

五同缘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第六意识与眼等五识共缘色等之...

五佛

(名数)有胎藏界之五佛(中台八叶院),又有金刚界之...

五佛子

(名数)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一憍陈如,二頞鞞,三...

五佛顶法

(修法)依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以金轮,白伞,光...

五佛顶尊

(名数)又曰五顶轮王。自释迦如来顶上现出之五体如来...

五佛五身

(名数)一、常住三世净妙法身,是大日也,二、金刚坚...

五佛灌顶

(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

五佛宝冠

(物名)又名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略...

五佛羯磨印

(名数)一、大日,智拳印也。二、阿閦佛,触地印也。...

五佛灌顶印明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诸法五位

(名数)佛家建立诸法,先有三门: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

唯识修道五位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

胎内五位

(名数)人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五位:一、羯罗蓝位Ka...

五位三昧

(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

五位君臣

(杂语)曹洞宗开祖洞山禅师之所设。以真理立为正位,...

五位无心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

五妙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

五妙音乐

(杂语)言宫商角徵羽之五音,极其妙也。往生要集上本...

五妙欲

(术语)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然凡...

五妙境界乐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

五戒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

五戒法

(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

五别境

(术语)为五位百法中欲,胜解,念,定,慧之五心所。...

五身

(名数)佛之五种法身也。...

五见

(名数)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为五蕴和...

十见

(名数)前五见与上同。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

五更

(杂语)依颜氏家训,漏刻之法,汉魏以来自昏至晓之一...

五没

(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

五邪命

(名数)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

五具足

(物名)花瓶一双,蜡烛台一双,与香炉之五个佛具。...

五那含天

(界名)与五净居天同。在色界之第四禅天。以阿那含即...

五作业根

(名数)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第七位,生五种作业之根也...

五劫思惟

(术语)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

五股

(物名)又作五钴、五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

五股印

(印相)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

五性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

圆觉经五性差别

(名数)经中依一切众生断理事二障之浅深迟速而差别五...

五性宗

(流派)即法相宗。以立五性各别故。...

五味

(譬喻)佛于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

五味粥

(饮食)禅家以十二月八日为佛成道之日,于其日集杂榖...

五味禅

(名数)五种交杂之禅也。对一味禅而言。即外道禅,凡...

五明

(名数)西域内外学者,必宜学习之处,有五明,故云五...

五明轮

(术语)谓五明论也。慈氏轨曰:五明轮悉无不通。...

五官

(术语)生老病死之四者,与现在之王官。灌顶经一曰:...

五官王

(异类)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

异熟等五果

(名数)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

现在五果

(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

食物五果

(名数)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

五果回心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

五宗

(名数)大乘之五宗:一天台宗,二华严宗,三法相宗,...

五居

(界名)五净居天也。性灵集七曰:五居足疲秣,十虑心...

五受

(名数)受心识领纳所对之境之作用也。差别有五种:一...

五供养

(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

五阿笈摩

(名数)又曰五阿含。南方佛教于北方所传之四阿含经外...

相名五法

(名数)常曰三性五法,皆分别诸法之自性者,楞伽经所...

事理五法

(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

理智五法

(名数)一真如,二大圆境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

提婆五法

(名数)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

五法人

(名数)受提婆达多破僧五法者。...

五法身

(名数)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三种之五种法...

五法藏

(名数)小乘之犊子部所立,一过去法藏,二未来法藏,...

五法事理唯识

(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

五念门

(名数)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

五念处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

五门禅

(术语)谓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观也。有五门禅经要用...

五门禅经要用法

(书名)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

五侍者

(名数)一侍香,二侍状,三侍客,四侍药,五侍衣。见...

五怖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

五知根

(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

五忿怒

(明王)谓五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

五周因果

(名数)谓综括华严经所诠之义理,有五周之因果也。一...

五使者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

五所依土

(名数)一、法性土,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也。以真如...

五事毗婆沙论

(书名)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

五波罗蜜

(术语)于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为主,他五...

五品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

五相

(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又】成就通达...

五相成身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

五苦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

五苦章句经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

五香

(名数)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

五持

(术语)五种陀罗尼也。【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

五指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

五律

(名数)五部之律藏也。...

五食

(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

五重世界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

五重云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

五重塔

(堂塔)梵语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显佛德者...

五字明王

(杂名)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

五字色

(术语) 黄。 白。 赤。 黑。 青。即五大之色也...

五色云

(物名)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

曹洞五位

(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

五辛

(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

五利使

(术语)十使中之前五者,身见等之五见也。此五见由迷...

五畏

(名数)(五怖畏)。寄归传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

五重唯识

(术语)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识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

五后得智

(名数)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

五则法门

(行事)曹洞宗由四月十六日,或十月十六日五日间所修...

五音

(名数)又曰五声,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

五星

(名数)又名五执。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

五逆

(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

三乘通相五逆

(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

大乘别途五逆

(名数)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为根本。...

同类五逆

(名数)一、犯母与无学之比丘尼,是杀母罪之同类。二...

提婆五逆

(故事)法华文句八下曰:诱拐五百比丘,而破和合僧(...

五逆轻重

(杂语)大乘义章七曰: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

五家

(流派)我国禅宗分派之概称。自初祖达磨五传而至五祖...

五家七宗

(名数)禅宗分派之概称。...

五家所共

(术语)世之财物,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

五时教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

天台宗五时教

(术语)天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为五时。第一华严时。...

涅槃宗五时教

(术语)三论玄义曰: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场等沙门慧...

刘虬所立五时教

(术语)晋武都山隐士刘虬,初分顿渐二教,以华严经为...

法宝所立五时教

(术语)唐法宝约于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

五时八教

(术语)天台宗所立。以五时定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以...

五祖

(名数)(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

五祖演

(人名)唐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生于锦州之邓氏,嗣白...

五乘

(名数)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

五乘齐入

(术语)谓托乘于弥陀之愿力,而人间、天上、声闻缘觉...

五师

(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

异世五师

(杂名)阿育王传于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诃迦...

同世五师

(杂名)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

五师子

(杂语)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

五秘密

(名数)金刚界所立之秘法。金刚萨埵(中)、欲(东)...

五秘密曼荼罗

(图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罗。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

五衰

(术语)天人将死时,现五种之衰相。经论所说不一。涅...

五根本

(名数)六大烦恼中除见之一,余贪瞋痴慢疑为五大烦恼...

五瓶

(物名)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谷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于...

五瓶智水

(杂语)五瓶为金刚界之五部,其香水表五智如来之智慧...

五瓶灌顶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

五神通

(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

天台五悔

(术语)天台大师为修法华三昧者依弥勒问经占察经普贤...

真言五悔

(术语)真言宗略普贤之十大愿而为五悔。又,除劝请加...

五俱伦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

五俱意识

(术语)与五识共起之意识也。为四种意识之一。【又】...

五纳衣

(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

五恐怖世经

(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

五海

(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

五部

(名数)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谛及修道也。大毗婆沙论第...

五部律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

五部九卷

(名数)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

五部大论

(名数)无著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

五部秘经

(名数)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于大日经,金刚顶经...

五部合断

(术语)五部者,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上...

五部海会

(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

五部教主

(名数)谓金刚界五部之五智如来也。...

五部尊法

(名数)又曰五种坛法。言五种之修法也:一息灾法,二...

五部总持

(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

五部禅经

(名数)一、禅法要解经,二卷。罗什译。二、达磨多罗...

五部灌顶

(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

五部净居炎摩罗

(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

五部大乘经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

五教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

五教章

(书名)三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

五教章之注疏

(书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复之析薪...

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

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着。约五教而明止观。...

五教佛身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

五阴盛苦

(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

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

五通神

(神名)邪神也。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

五通菩萨

(菩萨)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劝请弥...

五净

(名数)黄牛之尿、粪、乳、酪、酥也。苏悉地经仪轨下...

五净居天

(名数)色界第四禅,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

净居天真言

(真言)(归命语上略)摩拏啰摩达摩三婆嚩费婆嚩迦他...

五顶

(杂名)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识述记...

五顶山

(地名)五台山也。...

五条袈裟

(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缝缀数条之布帛作长方之幅...

院内道行杂作衣

(衣服)同上。谓居寺中房室行道路时,或作诸杂务时所...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

五唯

(名数)Paca Tanmātrā?i,具曰五唯量...

五眼

(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

十眼

(名数)一肉眼,见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见一切众生之...

五专

(名数)真宗谓以自力专修五种正行中之一种,其功德足...

五众

(名数)五蕴之旧译,旧译曰五隐,五众。众为和集之义...

五情

(术语)眼耳等之五根也。根能有情识,故曰情。有财释...

五参日

(杂名)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

五参上堂

(仪式)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上...

五停四念

(术语)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三曰:五停四念...

五停心观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

五停心观位

(术语)七贤位之第一。修五停心观法之位。...

五处供养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

五处真言

(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

五处加持

(术语)以指印或杵铃当身体之五处也。五处加持有二义...

五问十题

(杂语)论义有五问十题之称。问者五人,讲师一人。问...

五族如来

(佛名)谓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见安像三昧仪轨经。...

五盛阴苦

(术语)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

五庄严法

(名数)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

五智

(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

五智所生三身

(术语)莲华三昧经谓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体性智...

智譬水

(譬喻)胎藏界之理譬如莲华。金刚界之智譬如月或水。...

五智如来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

五如来色

(名数)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

五智宝冠

(物名)又曰五佛宝冠。冠于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头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