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坐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坐禅》详叙其规。

《敕修清规·坐禅》云:“大众归堂向里坐。”又〈圣节〉云:“坐堂,如寻常坐禅向内坐。”

《永平清规·辨道法》云:“早晨坐禅,首座、大众搭袈裟入堂,就被位面壁坐禅。首座不面壁,自余头首一如大众面壁而坐,住持人就椅子坐禅。”又云:“后夜坐禅,大众不搭袈裟,住持人袈裟挂于椅子而坐禅,是法也。”

忠曰:“住持就椅坐,则知亦是不面壁矣。夫面壁坐禅,匪但準依初祖风规,复可摄定散心。然今清朝禅僧例向外,诚失古矣。”

《日工集》云:“典座、免僧、直岁三人免坐堂。”详〈职位类·免僧〉处。

《南禅规式》云:“四月廿一日,旧规:自今日四时坐禅,不赴佛殿勤行者,罚金壹斤;不赴坐禅者,罚金同此。”又云:“初夜并晓天,二时坐禅,住持巡堂,若有被位空处,则令听叫取被巾归方丈;若两班寮之看寮而空被位者,僧堂坐牌前植看寮简板,则不取被巾。”

忠曰:“坐禅用心,诸祖有箴有铭,有仪有论,不可悉录。今且举其目,备办道士捡寻。〈杭州五云和尚坐禅箴〉,《传灯录·载;〈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缁门警训》载;〈天台大静禅师坐禅铭〉,《诸祖偈颂·载;〈同安察禅师坐禅铭〉,《诸祖偈颂·载;〈佛眼远禅师坐禅铭〉,《缁门警训》载;〈长芦赜禅师坐禅仪〉,《禅苑清规·载;〈佛心才和尚坐禅仪〉,《普灯录》载;《中峰本禅师坐禅论》;《兰溪隆禅师坐禅论》;〈明极俊禅师坐禅诀〉,《焰慧语要》载;永平元禅师《坐禅仪并铭》;莹山瑾禅师《坐禅用心记》及《三根坐禅说》。”

大慧杲禅师〈告香普说〉云:“近来诸方打板坐禅,若要庄景即得,我不信你坐得定。往往闻恁么道,却谓妙喜不教人坐禅,又是错认,何曾解方便?我只要你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山僧有时夜里睡,才觉,便起来坐,坐既久,都无所思,自谓诸佛境界只这是。然不要把为极则,不是放身命处,况更言静是根本,悟是枝叶,此处误人。诸方说静了方悟,我是悟了方静,不敢相瞒,未悟时心识纷飞,悟了方贴贴地。”

《大比丘三千威仪》云:“欲坐禅有五事:一者当随时;二者当得安床;三者当得软座;四者当得閑处;五者当得善知识。复有五事:一者当得好善檀越;二者当有善意;三者当有善药;四者当能服药;五者当得善助,尔乃得猗。随时者,谓四时;安床者,谓绳床;软座者,谓毛座;閑处者,谓山中树下,亦谓寺中不与人共。善知识者,谓同居善;善檀越者,谓令人无所求;善意者,谓能观;善药者,谓能伏意;能服药者,谓不念万物;善助者,谓禅带。禅带有五事:一者当广一尺;二者当长八尺;三者当头有钩;四者当三重;五者不得用生韦,亦不得用金钩。”

又天台《次第禅门》详说坐禅用心,内外方便,其第二、第三卷最为要。无住云。

日本坐禅规矩,道元禅师为始。无住和尚《杂谈集》云:“建仁荣西入宋,虽传禅门戒律仪,归朝之后,且顺国风,兼行天台、真言,未得专讲禅规,其坐禅但据狭床而已。佛法上人道元入宋归朝,始行广床坐禅于深草。兴圣寺也。道俗初见闻此规,故敬信者众,当时所目击之僧为予说之。自后东福开山圆尔渡宋,久住径山,归国行其坐禅法。兰溪隆长老,宋国僧也,故建长寺坐禅规,一依宋朝,自此后天下禅院仪礼通行矣。”

坐禅坐法,见〈礼则类·结跏趺坐〉处。

坐禅累手法。《请观音经》云:“若欲得见观世音菩萨,端身正心,使心不动,心气相续,以左手置右手上,举舌向腭,令息调匀。”智者《疏》:“约世间,阳上阴下,随世俗故。右阳居下,左阴处上者,欲将定静之法,镇于阳散也。世俗既有威仪,此即是以戒法禁约粗犷,即对戒也。二阳动相,阴静相,以静镇动是制乱方便,即对于定。三者右表方便,属权而居下,左是实智,居上。是则自权而显实,此即表慧。” 《阐义钞》释之,恐繁不录。

或曰一夏九十日坐禅,即一行三昧也。《摩诃止观》明四种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中云:“一常坐,出《文殊说》、《文殊问》两波若,名为一行三昧。乃至居一静室,或空閑地,离诸喧闹,安一绳床,傍无余座,九十日为一期,结跏正坐,项脊端直,不动不摇,不萎不猗,以坐自誓,胁不拄床。”

上篇:座前 下篇:座前问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持心者

谓为断已生贪欲盖故。持心修习八支圣道。...

式叉摩那

梵语 ?iksamānā,巴利语 sikkhamānā。即未受具足戒...

普照寺

位于山东泰山南麓。传创建于六朝,唐代扩建,明代重建...

大藏全咒

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

四十二贤圣

(名数)三贤十圣加等觉妙觉之二圣者。菩萨璎珞本业经...

定业

(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

不可制伏

【不可制伏】 p0329 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不可制伏者:...

藏司

(职位)藏主寮也。若呼人则曰藏主。...

舍异生性

【舍异生性】 p0974 大毗婆沙论三巻六页云:舍异生性者...

义义十种

【义义十种】 p1239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义义者:当知...

龙树菩萨传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

八福田

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生活不会永远亏待好人

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