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圆通忏法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学僧传?隋智顗传》云:“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就山受戒,且建方等忏法七日夜,在郡昼治事,夜习观。顗一日谓门人智越曰:‘吾欲劝王修福禳灾。’越以为王已勤于进道,若更有所言,不知者以为佞也,乃止。俄王出猎,堕马几绝。顗为率众作观音忏法,因而起凭几坐,见僧擎罏进慰问王。时王流汗,未知所答,僧乃”绕王一匝,痛遂止。”《续高僧传》载,今爱文简明,故引《六学》。

《清拙澄禅师圆觉录》:“上堂云:‘元正五日,或演唐音,修礼圆通忏法而作佛事。或出日本音,唱念法华忏法而作佛事。’”又〈日本录〉:“铁庵和尚七周忌,升座云:‘贤弟子!出家、在家同心竭力修建报恩佛事,看读五部大乘尊经,修礼圆通忏法。’”

《愚中及禅师年谱》云:“历应四年秋,发博多,冬到明州。船中水尽数日,师与同志修圆通忏摩法,以祈雨水。密云忽布,大雨滂注,船中数百人饮之得活。”

《卧云日件录》云:“诚中住相国,时林光院某为衣钵侍者。一日,胜定相公来听忏法于方丈,及忏悔文毕,俄起到茶堂召林光某曰:‘长老不唱忏雪罪愆,增延福寿之语耶?明日忏法,宜唱之。盖等为法界之等字下,有此八字,或唱或否,相公试来听。果不唱,故告之而已。’相公以丛林为念,至细锁如此。”

上篇:浴圣 下篇:浴亡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摩诃那钵

(菩萨)Mahāsthāmaprāpta,译曰大势至。可洪音义二...

非非想天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

内法究竟

【内法究竟】 p0366 瑜伽九十七卷二页云:内法究竟者:...

灭谛(二)

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

无明对治殊胜

【无明对治殊胜】 p107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

教苑清规

凡二卷。元代自庆编于至正七年(1347)。又称增修教苑...

鹅王

(譬喻)譬佛也。佛三十二相中手足为缦网相。以手指足...

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义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

九曜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

诸智光明有五胜利

【诸智光明有五胜利】 p1356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次诸...

三想

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贪欲的思想;嗔想是生起...

八戒先忏后受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增一,若受八斋,先忏悔罪,后...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