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夏安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安居义,见于〈丛轨类〉。

《四分律·藏安居揵度法》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于一切时,春夏冬人间游行。时夏月天暴雨,水大涨,漂失衣钵、坐具、针筒,蹈杀生草木。时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沙门释子不知惭愧,蹈杀生草木,自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知正法?乃至 诸外道法尚三月安居,此诸释子而于一切时,春夏冬人间游行云云。诸比丘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以无数方便诃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从今已去,听诸比丘三月夏安居,白所依人言:我于此处夏安居,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依某甲聚落、某甲僧伽蓝、某甲房。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如是第二、第三说。后三月夏安居法,亦如是。’”

又见〈安居〉处。

《西域记》云:“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又云:“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斯皆边裔殊俗,不达中国正音,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

又云:“印度僧徒依佛圣教,皆以室罗伐拏月前半一日入雨安居,当此五月十六日。以頞湿缚庾阇月后半十五日解雨安居,当此八月十五日。印度月名,依星而建,古今不易,诸部无差,良以方言未融,传译有谬,分时计月,致斯乖异,故以四月十六日入安居,七月十五日解安居也。”

《善见律》云:“梵本律五月十六日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后安居。若安居中有因缘移去,无罪,不成安居。”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云:“律通制三时,意存据道;文偏约夏月,情在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业;二、损伤物命,违慈寔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以斯之过,教兴在兹。”又云:“春冬过少。” 类又见〈丛轨类·安居〉处。

忠曰:“三时,春、夏、冬也。天竺立三时尽一年,故一时各有四个月。”

又云:“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故律中有三种安居,谓前、中、后也。”又见〈丛轨类·安居〉处。

忠曰:“《事钞?安居篇》、《资持记》云:‘一时四月,约过是同。止此 ’按《西域记》,自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都四个月为雨时,乃佛教立三时。然即前安居者,开后一月,以五月十六日结,至八月十五日解。然《事钞》云‘前安居自四月十六日’,此犹在热时,则为跨热雨二时,岂得言一时耶?亦不可称唯雨安居矣。是故以四月十六日结,顺传译乖谬也。若自五月十六日结,则一时四月之言无爽,亦称雨安居无失。其后安居者,以六月十六日结,至九月十五日解,亦是在一雨时内,可称唯雨安居矣。”

《四分律》云:“尔时,舍利弗、目连欲共世尊安居,十五日从所住处往,十七日乃至,不知当云何,即白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佛。佛言:‘听后安居。有二种安居,有前安居、有后安居。若在前安居,应住前三月;若后安居,应住后三月。’”

上篇:下钵鼓 下篇:西庵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说默

(术语)说为说法,默为不说。依理体则应默,依因缘则...

事相禅师

(杂名)斥教相区区闇于观道之禅师,谓为事相禅师。止...

耆那

梵名 Jina。意译为胜者。(一)佛之尊称。佛本行集经卷一...

禅门五宗

(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

放下

(术语)放手而置于下也。又云放下着。着字,无意味,...

虚妄分别非有非无

【虚妄分别非有非无】 p1170 辩中边论上卷三页云:复次...

不受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三缘:一、是四药,二、辄...

四大病相

(杂语)若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是地大之病...

如理问记

【如理问记】 p0577   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由...

大恶象

(譬喻)譬恶心之狂乱。涅槃经三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

五山十刹

五山与十刹之合称。又作五岳十刹。即我国与日本禅林官...

扶习润生

天台宗说通教的菩萨,以誓愿力,扶余残的习气,受生于...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