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下语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告香》云:“参头进椅侧问讯,稟云:‘某等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望和尚慈悲,开示因缘。’住持举话三则,随下语。”

忠曰:“盖住持自下语示学徒也。”

《敕修清规·下遗书》云:“专使进前问讯云:‘请和尚趺坐。’若住持垂语,须下语,插香展礼。”

《传灯录·洞山价禅师章》:“师垂语曰:‘直道本来无一物,犹未消得他衣钵。这里合下得一转语,且道下得什么语?’有一上座,下语九十六转,不惬师意,末后一转始可师意,师曰:‘阇黎何不早恁么道?’有一僧闻,请举,如是三年,执侍巾瓶,终不为举。上座因有疾,其僧曰:‘某甲三年请举前话,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恶取!’遂持刀向之曰:‘若不为某甲举,即便杀上座也。’上座悚然,曰:‘阇黎且待!我为汝举。’乃曰:‘直饶将来,亦无处着。’其僧礼谢 。”

《续传灯录·大慧杲禅师章》云:“勤圆悟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答云:东山水上行。’令师下语。师参及一年,凡下四十九转语,皆不契。一日,勤赴一达官宅升座,举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若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道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师闻举,豁然省悟。”

《癡绝沖禅师录·尤木石序》云:“癡绝师得处超轶,用处洒落,故平生室中不许人下语,专以此着罗龙打凤,而学者鲜能凑泊。”

上篇:下钵板 下篇:物故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非有法语

【非有法语】 p0714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显秽染故;...

二分家

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

醍醐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

阿那婆达多龙王

(异类)法华经序品所列八大龙王之一。文句二之下曰:...

世法处苦

【世法处苦】 p0510 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世法处苦者:...

苦行论师

印度古代二十种外道之一。以修苦行为涅槃之正因者。此...

故思造业

如契经言故思造业,云何名为故思造业?谓他所教敕故思...

一字

(术语)一个之文字。名之极少也。俱舍论世间品曰:极...

啭罗呬

(天名)地下之神也。慧琳音义四十二曰:呬音惊异反,...

律之四名

(名数)一毗尼,译曰灭。新称毗奈耶Vinaya,译曰调伏...

圆教二种三谛

(名数)一、名随德用三谛。于空假中之三谛各有一功能...

欲法诸部通塞

亦名:与欲诸部通塞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僧祇,不听...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欠钱不还会遭什么报应

愿意将钱借与我们,这说明对方对我们很好,也很信任。...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

比丘与毒蛇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