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问讯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祖庭事苑》云:“讯亦犹问,古之重语也。”

《释氏要览》云:“《尔雅》云:‘讯,言也。’《善见论》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僧祇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地持论》云:‘当安慰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见〈礼拜〉处口礼中。

《敕修清规·圣节》云:“维那往住持前问讯,巡堂一匝,归内堂中间,问讯而出。”

忠曰:“旧说谓:‘日本问讯,但合掌低头,阙不审词,太简乎。止此’盖见《僧祇》哑羊之诫,云尔欤,然不可一定说。《清规·问讯,合掌低头,如《大鑒》说。不必叙言词。〈圣节〉中亦云:‘两序对出,向佛问讯上香。止此’〈日用轨范》云:‘折袈裟了,亦当问讯而去。止此’此般岂亦出语曰不审耶?”

《大鑒小清规》云:“两掌相合,但名合掌。若合掌低头敬揖,此名问讯。今此间人但合掌,名曰问讯,此亦错误传习也。”又云:“凡两掌相合,只名合掌。如十佛名时,大众合掌默念佛名,不名问讯。如揖香、揖茶,此时合掌低头揖众,此名问讯。如自己于佛前合掌低头,敬揖诸佛,此名问讯。如主宾相见,合掌相揖,此名问讯。如合掌巡堂,不名问讯巡堂。”

《村寺清规》云:“事毕,或转身团栾问讯,或只就位略转面,相顾左右。和南却须以头面随手略转,相揖左右而问讯,不得但俯首,以手摇拽左右。”

旧说曰:“凡问讯,但曲腰而直项,非也。须倾首,寓敬意。”

《僧史略》云:“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重,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大如歇后语乎!”

《智度论》云:“问曰:宝积佛一切智,何以方问讯释迦牟尼佛?答曰:诸佛法尔,知而故问。复次,大贵大贱不应相问讯,佛力等故,应相问讯。问曰:何以问少恼少病不?答曰:寒热饑渴,兵刃坠落,外病;四百四病,内病。如是二病,有身皆苦,故问少恼少患不。人虽病差,未得平复,故问兴居轻利。虽病差,能行步坐起,气力未足,不能造事携轻举重,故问气力。虽举重携轻,有贫穷恐怖,不得安乐,故问得安乐不。复次,有二种问讯法:若言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是问讯身;若言安乐不,是问讯心。内外诸病,名为身病。贪、瞋、嫉妒、九十八结等,名为心病。问讯二病故,言少恼少病,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略钞。

《华严经·梵行品》云:“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乃至随俗说,显了说。”

上篇:五部大乘经 下篇:五参日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张融

(444~497)南朝刘宋、南齐时代人。字思光,吴郡名族...

初生天众身量

【初生天众身量】 p0683   俱舍论十一卷十三页云:随...

纲目

纲,与网通。天台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为此...

有部

梵名 Sarvāsti-vādin。全称圣根本说一切有部。为小乘...

一髻尊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

法味

(术语)妙法之滋味也。咀嚼妙法而心生快乐,故谓之法...

生般涅槃

【生般涅槃】 p0478 俱舍论二十四卷三页云:言生般者,...

实叉难陀(Siksananda 652~710)

Shichanantuo   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又译施乞叉难...

不害

不害者,无瞋善根一分心悲愍为体,不损恼为业,当知不...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全一卷。唐代裴休集录于大中十一年(857)。收于大正藏...

顺后有爱

【顺后有爱】 p1107 瑜伽六十七卷十六页云:顺后有爱,...

有覆无记

梵语 nivrtāvyākrta。又作有覆心、有覆。为无记之一...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