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时坐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时者,依《永平清规·辨道法》:“黄昏坐禅、戌辰。后夜坐禅、四更三点。早晨坐禅、粥后己辰。晡时坐禅申辰。也。”

又《幻住庵清规》云:“装香一盘,且以三炷为率,自黄昏烧起,至第三炷,约四鼓时分也。灶下烧面汤,堂前鸣板三下,大众收枕,推被于里床,收半单,下地洗面,归堂坐禅。忠曰:“是后夜也。”至开静板鸣,即折被搭衣,佛前礼拜,归钵位坐,展钵受粥。粥罢,佛前讽经。经毕小歇,堂前复鸣板三下,自主至伴,归堂坐禅。忠曰:“是早晨也。”至斋时,火板鸣,下地。少顷,长板鸣,归钵位受食。食毕小歇,堂前鸣板三下,复归堂坐禅。忠曰:“是斋罢,《永平》为晡时。”至晡时分,鸣板放参。至黄昏,烧香盘,大众搭衣讽经。施食事毕,堂前鸣板三下,归堂坐禅。忠曰:“是黄昏也。”至放参板鸣,开枕展被,右胁而息。”又云:“凡一日夜之间,四次坐禅之际,宜各屏心绝虑,息念忘缘,深究死生,力穷道业。”

《大比丘三千威仪》云:“坐禅有五事:一者当随时,谓四时。”详前〈坐禅〉处。

《梦窗石国师录·临川家训》云:“四时坐禅,唯除浴日坐参,其余极寒极热,修正兰盆时节亦不可开。若于坐禅时,特有事可作,则可开之。赵州和尚云:‘我在南方三十年,除粥饭二时是杂用心处。’赵州宁谓粥饭二时不是正用心处耶?只是言其除粥饭外,更不杂余事耳。乃至古德又云:‘大事未明,当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亦当如丧考妣。’古人苦口叮咛,其意岂在令人限日约时,工夫不纯乎?上古道人皆是卜僻洞深巖,居树下石上,更有何事可作?废寝忘餐,一味存道。百丈建立丛林以来,普请作务,其事不少。虽然,人人以道聚头,故辨道工夫不曾为事缘所夺。百丈灭后,迨于三百年,丛林规绳渐衰,缁流少有惭愧,始有击版坐禅之仪,谓之四时坐禅。盖是主法尊宿曲设方便,以诱懈怠者耳。今时后生犹嫌四时坐禅,动则欲令省略,无惭无愧,莫甚于此。”

义堂《日工集》云:“在黄梅院训众曰:‘夏安居,三时讽经,四时坐禅。本朝不论大小剎皆例行之,合不怠,怠者罚。’”

上篇:送食 下篇:送榻位批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宅识

【宅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是藏识的别义,谓此识是种...

见性成佛

禅宗基本思想之一。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净土,应不执外...

十戒持律法体

法体,即护持佛法之身体,指出家之行者。十戒持律法体...

圆道

(术语)三谛圆融一实之真道也。止观一之一曰:会不二...

罥索

梵语 pā?a,巴利语 pāsa。音译播舍、皤赊、波舍。又...

摩诃妹呾屐也

(杂语)Mahāmaitreya,译曰大慈。见大日经疏九。...

非业

(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p0721   俱舍论十六卷...

兰若有疑离衣过限戒开缘

亦名:兰若离衣戒开缘、有难兰若离衣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

钲叩

念佛时,一面叩一平盆型之钲,一面行于道途祈求布施,...

耽摩栗底国

耽摩栗底,梵名 Tāmralipti。东印度古国名,位于恒河...

杂华云

(物名)杂种种之妙华而为云形者。观无量寿经曰:或作...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

平和-生命的终极目标

每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不快乐的事情时,我们的第一反应...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