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大藏经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宋景濂《护法录·宝积三昧集序》云:“释氏之书,有三法藏焉,曰经、曰律、曰论。经则佛与菩萨等所说,论则诸贤圣僧所著,唯律必佛口亲宣,而非诸大弟子之得与闻也。然而三藏之间,总为十二部,分为大小中三乘,广大殊胜,无所不摄。其文久流中国,至秦而绝,汉遣郎中蔡愔及秦景往使天竺,受其书以归。自是译师叠至,代有所增。以卷计者,梁则五千四百,隋则六千一百九十八。唐承隋乱之后,稍有废逸。开元之目,则五千四十八。至贞元中,则又增二百七十五。宋太平兴国以来,或翻译,或编纂,或收贞元未附藏者,又增七百七十五。逮元有国,又增二百八十六。其中颇不能尽知,今以千文纪之,自天至遵为号者五百八十六,通为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噫嘻!其广矣哉!”

旧说曰:“大藏以千字文命函,未知始于何人。智升《开元目录》犹未言天地玄黄等。”忠按: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自《大般若经》六百卷已下,以千字文天等字命函帙,直到群字,都四百七十九字。旧说云智升未命之,盖不核及《略出》也。

《释氏通鑒·唐开元十八年纪》云:“沙门智升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铨次大藏经律论,凡五千四十八卷。 自天地玄黄字号,止笙字函,后数十函系传录及唐宋新译经。 ”

又《护法录·赠令仪藏主序》云:“三藏灵文,瑯函玉轴,世所严奉者,凡五千四十八卷,六百亿三万一千八百八十八言。其刊定因果,穷究性相则谓之经;垂范四仪,严制三业则谓之律;研真显正,核伪摧邪则谓之论。三者莫不具焉。”

《应庵华禅师录·有散藏经小参。

上篇:达嚫 下篇:达磨、百丈、临济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宿心潜会

意即依宿昔之善根,得能相会而亲近参学。传法宝纪(大...

钵吒

梵语 patta 之音译。绢之大幅无条相者,称为钵吒,系用...

玩具

(术语)印名。即羯磨会嬉菩萨所结之印契也。见金刚顶...

宅中宝藏

家有珍宝之意。比喻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然恰如宝藏,...

一知半解

原指不完全了知,后转用为知识浅薄之意。大慧普觉禅师...

披剃

(杂语)初出家为僧尼。谓之披剃。言共剃发披僧衣也。...

四种所依粗重受

【四种所依粗重受】 p0459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所依...

阿弥陀经(Sukhavati-v yuha-sutra,Amitayur-v yuha-sutra)

Emituojing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

魔梵

乃并指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魔与色界之梵天王。俱舍...

隆琦

(1592~1673)日本黄檗宗之祖。明代福建福州人,俗姓...

执金刚躃地处

【执金刚躃地处】 p1031 西域记六卷十八页云:善贤寂灭...

年分度者

日本佛教用语。指每年由官府允许一定名额之得度出家者...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

人生的试金石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

谦卑的力量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

味精能挽劫运说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