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触礼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见〈两展三礼〉处。

旧说曰:“以头触地,故云触礼。”忠曰:“以坐具触地三叩头,故云触礼三拜。”

旧说曰:“触义未详,义堂、岐阳皆不明说。”忠曰:“触义明见《大鑒清规·语,亦何疑焉?”

《大鑒小清规》云:“古法,小比丘见大比丘,必须展拜。一问讯,便展坐具,大比丘坚以手约免之,或以坐具约而免之;小比丘收折了,又殷勤必欲展拜,又展坐具,大比丘又坚约免之;小比丘又收折了,敬礼之心未息,乃以坐具触地三而拜之,大比丘遂答之一拜。此其两展三拜之本意也。”

旧说曰:“触礼三拜有数说:一曰三折坐具,当额于其一折面三叩也;一曰执坐具正半四折,当额于其上面三叩也;一曰前两展后一拜,合称三拜。”

忠曰:“第三说非是,《敕修清规·中有但触礼三拜,而无前两展者。”

《敕修清规·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云:“首座至住持前谢茶,两展三礼。初展云云,再展云云,退触礼三拜。住持每一展则约止之,至触礼则答一拜。”

旧说曰:“触礼如军中蓌拜。《僧史略》说,见〈两展三礼〉处。蓌拜,略拜也。军中负兵器,身体不自在,故然。”《小补韵会》云:“蓌,祖卧切。《说文》:‘拜,失容也。’《礼记》:‘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朱氏曰:‘蓌,犹言有所枝拄,不利屈伸。’”

《律苑事规》云:“原其坐具之制,为护身护衣故,触礼之法,头若至地,身衣有污,非所宜也。”又云:“禅规触礼之法,有污身衣,尽除去之。”

上篇: 下篇:祠部牒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

马浮

浙江会稽人。又称马一浮。号湛翁,别号“蠲戏老人”。...

般若

(人名)Prajā,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

太子逾城处

【太子逾城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九页云:城东南隅、有...

戒为车轴喻作犯

子题:如御入险道、险道、失辖折轴忧、执御之人、两辖...

善夜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栴檀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

弥勒受决经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弥勒下...

正遍知部

(流派)佛部之异名也。大日经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门...

地事变异无常之性

【地事变异无常之性】 p0616   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

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

利根

(一)梵语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挂铃铛的骡子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