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每日三时讽经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每日粥罢、斋罢、放参罢,此三时上殿讽经也。盖粥前坐禅,不可讽经;斋前亦坐禅,不可讽经。故《敕修清规·亡僧》云:‘斋粥殿堂讽经罢及放参罢,首座领众至龛前,维那举大悲咒。’”

《备用清规·日用清规》云:“食讫,鸣槌一下,住持下地,次第挂 钵出堂,上殿讽经。””

《祖庭事苑》云:“日晡念诵谓之晚参。”详〈小参〉处。

无住《杂谈集》云:“东福开山圣一,常令众早朝诵楞严咒,日中讽尊胜陁罗尼。渡宋僧启曰:‘若依宋地规,则此山事行多矣。’师曰:‘宋地僧专修坐禅,四时坐禅外,更有常坐者,故事行少矣。如日本僧,疏于定坐,若不修诵咒,何以消信施?或修禅如宋土,则止讽诵亦可也。尊胜咒功德,消信施,见于其经。’”

梦窗国师《梦中问答集》云:“唐土禅院,每朝粥后,唯诵大悲咒一遍耳,盖坐禅为急务故。若诵楞严咒,名为楞严会,亦是近代始起,然但于夏中矣。每晚诵楞严咒,名放参者,日本始行。如唐土放参,别有规矩。建长寺本无日中讽经,弘安年中,有蒙古袭我之流言,日中始诵〈普门品〉,以祷宁谧。自此为永式,遂成朝、中、暮三时勤行,虽非宗意,惯习既旧,后代长老不得停罢焉。虽然末世僧多懒惰,不勤禅坐,茍有此辈,则徒略讽诵无益,且当负彼重世法,好祈禳檀主之意,故禅院不可缺三时讽经。其回向意,专祈天下太平,檀信安稳耳矣。”

拔队和尚《和泥合水》云:“教家未闻有诵经咒成佛道之理,况乎禅宗?若依看经成佛,则世尊用六年端坐为什么?何禅录载事三时勤行耶?原之日本弘安年中,有蒙古袭我之说,时官家令佛寺行祈祷,此为滥觞矣。山僧熟思,者般实非祈祷,却是佛法王法衰替因缘也。其故何?谓若不为如此勤行,乃至俗学文笔费时日。直从出家本志,放下一切,单单以坐禅行道为专要,扶竖教外别传宗猷,则应当佛法王法繁兴,师檀同游戏解脱大海。然则诸神加拥护,天龙生欣悦,魔外悉屈伏矣。现当二世祈祷,何以加焉!”

忠曰:“朝午讽经,《敕修?亡僧章》可以为证。晡时讽经,《事苑》文可以为证。然则中华亦有三时讽经,梦窗所议,盖在日本以此为专行,不务坐禅乎。”

上篇:轮差 下篇:轮差僧簿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开显

(术语)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

五重玄义

(名数)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

无作三身

谓天台圆教之法、报、应三身皆为本有自尔之性佛,不藉...

道观

(术语)道为化道,谓教化他也。观为空观,谓自观空理...

戒垢

(术语)女人者为戒垢法之原因,故于因中说果,称女人...

谏破僧法

子题:邪五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谏破僧者,立邪五...

稗沙门

谓僧之无行者。譬如麦田中生稗,其形似麦而非麦,田夫...

唯识俗诠

【唯识俗诠】 明代明昱述,全称《成唯识论俗诠》,又作...

破落僧

破落,指破戒律而堕落之意。谓不持身分之僧,即失去自...

共未受具同诵戒制意

亦名:与未受具同诵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异名五字咒法。说五字文殊之...

染污

【染污】 p0877   杂集论三卷十四页云:云何染污?几...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出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