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六斋日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为六斋日。《名义集》云:‘逋沙他,此云斋日。 止此 ’斋义,详《杂行类·持斋〉处。”

《智度论》云:“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兇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兇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 论详说受八戒法。

《佛说四天王经》云:“佛告诸弟子:‘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

“‘四王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其中诸天佥然俱下。四王命曰:勤伺众生施行吉兇,若于斯日有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净心守斋,布施贫乏,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玩经散说,开化盲冥,孝顺二亲,奉事三尊,稽首受法,行四等心,慈育众生者,具分别之,以启帝释。若多修德,精进不怠,释及辅臣三十二人佥然俱喜,释敕司命增寿益算,遣诸善神营护其身,随戒多少,若持一戒,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兇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唯斯四等、五戒、六斋耳。犹如大水而灭小火,岂有不灭者乎?临其寿终,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宝宫殿,无愿不得。

“‘若有不济众生之命,秽浊盗窃,淫犯他妻,两舌恶骂,妄言绮语,猒祷咒诅,嫉妒恚癡,逆道不孝,违佛远法,谤比丘僧,善恶反论,有斯行者,四王以闻,帝释及诸天佥然不悦,善神不复营护之,即令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以现世人,欲其改往修来,洗心斋肃,首过三尊,四等养亲,忠于帝王,慈心谏诤,至诚无欺,反前修来,捐秽浊之操,就清净之道。若有改邪行,就正真者,帝释四王靡不欢喜,日月即清明,星宿有常,风雨顺时,毒气消歇,天降甘露,地出泽泉,水谷滋味,食之少病,华色奕奕,寿命益长,生不更牢狱,死得上天。’”

《智度论》云:“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说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是人寿终后,功德必如我。’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五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问曰:何以故诸恶鬼辈,以此六日恼害于人?答曰:《天地本起经》说,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着火中。以是故,诸恶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势力。

“问曰:诸鬼神父何以于此六日割身肉血,以着火中?答曰:诸神中,摩醯首罗神最大第一,诸神皆有日分,摩醯首罗一月有四日分: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余神一月有二日分:月一日、十六日,月二日、十七日,其十五日、三十日, 《法苑珠林》其字在月二日上。 属一切神。

“摩醯首罗为诸神主,又得日多,故数其四日为斋,二日是一切诸神日,亦数以为斋。是故诸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力势。复次,诸鬼神父,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着火中。过十二岁已,天王来下,语其子言:‘汝求何愿?’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养法,以烧香甘果诸清净事,汝云何以肉血着火中?如罪恶法,汝破善法,乐为恶事,令汝生恶子,啖肉饮血。’当说是时,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发黄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从此八鬼生。以是故,于此六日割身肉血,以着火中,而得势力。如佛法中,日无好恶,随世恶日因缘故,教持斋受戒。”

忠曰:“《诸偈类要》援《四天王经》,全依《智论》引彼经。捡此方藏中,《四天王经》无修罗增减文。按《增壹阿含?高幢品》、《杂阿含》第四十、《楼炭经·忉利天品》、《正法念处经》第六十八, 并说六斋日有修罗增减文,大同《智论》说。”

《智度论》云:“从四天王乃至净居天,是大力诸天来,小鬼避去。菩萨能生清净大心,是故来随逐法师。六斋日,诸天来观人心,十五日、三十日上白诸天。复次,是六斋日是恶日,令人衰兇,若有是日受八戒、持斋、布施、听法,是时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

《优婆夷堕释迦经》云:“何等为佛正斋法?是间有贤善人持戒,一月六斋。 乃至斋日朝起,告家中言:‘今日我身斋,家中莫饮酒,莫斗诤,莫道钱财。’”

《观普贤行法经》云:“剎利居士于六斋日,敕诸境内力所及处,令行不杀。”

《梵网经疏》云:“三斋、六斋,并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 乃至 年三长斋、月六斋,斋本为在家、出家尽寿持斋,不论时节。”

《提谓经》说,见《三长斋月〉处。

《摩诃般若经》云:“佛告须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在诸天众前说是般若波罗蜜义,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是大珍宝。何等是大珍宝?是般若波罗蜜能拔地狱、畜生、饿鬼及人中贫穷,能与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能与四天王天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能与须陁洹果、斯陁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分律》云:“佛在罗阅城,时城中诸外道梵志三时集会: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众人大集,来往周旋,共为知友,给与饮食,极相爱念,经日供养。时瓶沙王在阁堂上遥见,问左右人。乃至瓶沙王即下阁堂,往诣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佛言:‘罗阅城中梵志三时集会,善哉世尊!今敕诸比丘令月三时集。乃至我及群臣亦当来集。’时世尊默然受王语,集比丘僧告:‘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大众集。’瓶沙亦将群臣来集,诸长者欲闻说法,佛听比丘说契经。”略钞。

忠曰:“白月三时,黑月三时,即是六时。”

《大毗婆沙论》云:“三十三天于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堂,称量世间善恶多少,见造善者,便拥护之,见造恶者,即共嫌毁。”

上篇:略三宝 下篇:略问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七识住

(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

苦受

(术语)三受之一。对于违情之境而领受逼迫之苦于心也...

恶欲

【恶欲】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躭着财利,显不实...

十长养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

死有

【死有】 为有情转生的四有之一,人依于前世所造的惑业...

摩达国

摩达,梵名 Madra,巴利名 Madda。为古印度之一王国,...

往觐偈

指无量寿经卷下之偈颂。又作东方偈。计五言一百二十句...

中随烦恼

即无惭和无愧二种心所。作了坏事,不知惭耻,叫做无惭...

旃陀婆罗鞞

(人名)王名。译曰月光。见战达罗钵喇婆条。...

五百罗汉

(杂语)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光赞摩诃般若经、光赞经、...

住持三宝

入住于世以持续佛法之三宝。为三种三宝之一,六种三宝...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瞎子点灯

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