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看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延寿堂主》云:“看视病僧,汤药、油烛、炭火、粥食五味,常备供须。”详〈职位类·延寿堂主〉处。

《释氏要览》云:“瞻病人五德,《四分律》云:‘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恶病人便利、唾吐;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五、能为病人说法,令欢喜已,增长善法。’瞻病人六失,《增壹经》云:‘一、不辩良药;二、懈怠;三、喜瞋好睡;四、但贪衣食;五、不以法供养;六、不共病人言语谈笑。’”忠曰:“《增壹》为五法,以今一二合为一。”

《增壹阿含经》云:“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蓐。云何为五?于时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差。”反此,得差。略之。又云:“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蓐。云何为五?于是瞻病之人不别良药,懈怠无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贪食故,瞻视病人;不以法供养故;亦不与病人语谈往返。是谓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时差。”反此,得差。且略之。

《教诫律仪·看和尚阇梨病法》云:“一、怀孝养心,作父母想;二、不得嫌有臭秽;三、常经营汤药;四、所忌之食不与食;五、饮食常令得所;六、洗濯衣裳;七、数除粪秽;八、勤烧香;九、常令衣被厚薄得所;十、常具火烛;十一、常须作意细心,不得粗躁;十二、常念观音菩萨,愿师所苦,早得痊平。”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皆养令差。”

《华严经·净行品》偈云:“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见空寂,解脱众苦。”

《缁门警训?勉僧看病偈灵巖石刻三首》云:“四海无家病比丘,孤灯独照破床头,寂寥心在呻吟里,粥药须人仗道流。病人易得生烦恼,健者长怀恻隐心,彼此梦身安可保?老僧书偈示丛林。气湿风劳犹可疗,不知禅病若为医?衲僧更拟论方药,便把拳头蓦口捶。”

已下略录事缘。

《僧祇律》云:“佛住舍卫城,按行到一破房中,见一病比丘卧粪秽中,不能自起。佛问:‘气力何似?所患增损?’答言:‘患但有增无损。’复问:‘得食不?’‘世尊!我不得食来已经七日。’佛问:‘此间有和尚阿阇梨不?’‘无。’‘有无比房比丘耶?’答言:‘以我臭秽不喜故,徙余处去。’佛语比丘:‘汝莫忧恼,我当伴汝。取衣来,我为汝浣。’阿难白言:‘我当与浣。’佛语阿难:‘汝浣衣,我当灌水。’浣已日曝。阿难抱病比丘举着露地,除去粪秽,出床褥诸不净器,水洒房内。埽除已,巨磨涂地,浣晒床褥,更织绳床敷着本处,澡浴病比丘,徐卧床上。世尊以无量功德庄严金色柔软手摩比丘额上,问言:‘所患增损?’比丘言:‘蒙世尊手至我额上,众苦悉除。’世尊随顺说法,发欢喜心已,重为说法,得法眼净。比丘差已,世尊至众多比丘所,以上事具说,呵责比房比丘:‘汝等同梵行人,病痛不相看视,谁当看者?若比丘病不看者,越毗尼罪。’”略钞。

《智度论》亦载此缘,为舍婆提国事。舍婆提即舍卫也。又《增壹阿含》有佛罗阅城瞻病比丘缘,与《僧祇》大同小异。罗阅即王舍城,王舍城在摩伽陁国,盖事相似而缘别也。《西国传》云:“唐三藏亲至王舍城东北,礼佛洗病僧塔。止此”然《西域记》以此缘系舍卫国,则玄奘所礼者舍卫塔也,恐《西国传》讹录。

上篇:老郎 下篇:库司茶头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无漏界

(术语)无漏清净之世界也。又谓涅槃。...

功德游

(行事)即法乐也。法事之后,以诗歌之朗咏等而游也。...

【笑】 p0948   瑜伽十一卷七页云:笑者:谓随有一、...

解夏经

(经名)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

依止七种共行法

子题:法护、衣食护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明依止正行...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术语)诸佛如来自般若波罗蜜多生。般若波罗蜜多为诸...

意识作业

【意识作业】 p1208 瑜伽一卷十页云:彼作业者:谓能了...

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p0219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若有欲...

绕佛

(术语)西天之法。旋绕长上,表恭敬爱慕之意也。西域...

法相教

(术语)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

竺摩

(1913-2002)浙江乐清县人,俗姓陈,名德安,自号雁荡...

无著(Asanga 约4或5世纪)

Wuzhu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如是...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深陷感情深渊

表姑今年四十来岁了,先后经历了三段婚姻。现在婚姻又...

三个小孩供养白珠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

幸灾乐祸近于祸

国人中某些人的特点是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