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喝食行者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苑清规·赴粥饭》云:“十声佛罢,良久,打槌一下,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斋云:三德六味云云。 饡饭云:施者、受者云云。施食讫,行者喝食入。喝食须言语分明,名目不赚,若有差误,受食之法不成,须令再喝。”

《永平清规·赴粥饭法》云:“喝食行者先入前门,向圣僧问讯讫,向住持人前问讯住持人讫,到首座前问讯讫,到前门内南颊板头之畔,面向圣僧问讯讫,叉手而立,喝食。”

《莹山清规》云:“闻展钵槌,喝食童行入堂,圣僧、主人、首座前问讯罢,经圣僧后到南颊版头问讯,待首座施食咒愿了,喝食如常。”

《南禅规式》云:“旦望喝食二人,列立僧堂门右边,同音喝食,粥则曰饮汤,次白粥,次汁菜,次再请,次泼水,或云钵水。次折水;折者,弃义。斋则曰香饭,次汁菜,次再请,次请折,次泼水,次折水,次第喝之。如粥时饮汤,低声而永曳,盖表大众谨慎也。若四节,则请上座喝之。或阙其人,则新戒转上座唱之,随唱某物,参头行者低声报铃之沙喝。粥毕,自圣僧龛右边转左,至首座前问讯,高声唱曰:‘请首座、大众祝圣讽经毕,下堂。’”

旧说曰:“喝食者,喝是唱义,当众僧斋粥时,唱喝汤、香饭等名。”

古说曰:“喝者,其音速烈者。如日本禅林,斋粥二时喝食之声,则只是唱食,而非喝食。”

忠曰:“或见禅机下咄喝声紧烈,作此说可笑。《清规》云长声喝,缓声喝,岂怒声义耶?”

旧说曰:“喝食行者属方丈。行者分二类,谓方丈及库司也。住持上堂,立班侍者之后。”又曰:“日本禅林有发童子称喝食者,绮罗铅纷,恧口言饭羹,名实相失。有如此者,可笑。”

古德曰:“喝食者,喝大众吃饭也。”或曰:“往昔东福寺斋时,喝食人候其饭羹等尽未尽,以异名呼之,盐称柳絮之类。供头即行益焉。今时司席人指挥供头,故喝食名义到有无识者。”

忠曰:“《禅苑清规·已言:‘喝食言语若有差误,受食之法不成,须令再喝。止此’依此,则喝大众吃饭之说为当矣。但可依《敕修清规·喝言:‘请大众下钵。’见〈受嗣法人煎点〉处。此语不明,实应受食不成,岂有但误唱饭羹等而受食不成之义哉?然初喝请大众下钵,次第喝香饭羹菜等,可如南禅规条。”

《敕修清规·训童行》云:“凡旦望、五参、上堂罢,参头行者令喝食行者报各局务,行堂前挂牌报众云云。如住持他缘,则喝食行者喝云:‘奉方丈慈旨,晚参。’众云:‘不审。’次长声喝云:‘放参。’众云:‘珍重!’问讯退。”又〈亡僧·板帐式〉云:“喝食行者撮阄。”又〈大坐参〉云:“若不晚参,则堂司行者进首座前问讯云:‘堂头和尚今晚放参。’转圣僧后右出,令喝食行者中立问讯,长声喝云:‘放参。’”

忠曰:“按此《敕修清规·数条,皆是粥饭喝食之外,有名喝食行者者,明矣。然旧说曰:‘非有定行者名喝食者,只临时掌此职者,为喝食行者而已。止此’此无稽之谈,不可取也。”

日本禅林,喝食权舆有数说,未知孰是。一说曰:“始于东福圣一国师法嗣双峰源公。东福塔头桂昌院开祖也。”一说曰:“圣一法嗣,无外然公,称应通禅师,是为喝食之始。”

忠曰:“此时喝食,不拘齿老少,但掌其职而已。非如今时喝食,但少年者。何以知之?如无外,初称道空房,盖更教入禅者,其岂少年耶?”

一说曰:“东福开山时,有监寺勤旧,死后现形于僧堂,请圣一国师曰:‘我,某监寺也,某平生希望秉拂分座,而事未果,遽死。今也托生山前某家,愿和尚他后允为头首。’言毕不现。国师访求山前民家,果产一男子。国师嘱曰:‘此是某监寺后身,善能抚育焉。’稍长,取之训导,其额所垂发剪刀断之,令掌喝食,后居实相寺。是喝食之始。”

忠曰:“今时喝食,分取额上发少许,下垂额面,剪断其末,盖此故事欤!又左右发抽取少许,下垂左右肩前,此是中华行者岐发下垂之遗法欤!”

一说曰:“大觉禅师法嗣,桃溪悟公,宏智禅师。为喝食之始。”

传说曰:“天龙开山时,名公鉅卿之子求僧入寺,未堪剃度受具者,皆为喝食。”

忠曰:“盖失喝食名实者,起于此。”

《僧祇律·众学法》中,看大众食遍不遍者,名监食人。又行益者,名行食人。

上篇:黑饭 下篇:过渡牌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深秘阿阇梨

(术语)大日如来之称,又由大日如来受灌顶者之称。大...

心师

(术语)为我心之师,故曰心师。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

有所对

【有所对】 p0541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若法,所治...

等起不善

(术语)四种不善之一。与自性不善,相应不善所等起之...

共报

(术语)国土等自他可共受用之果报也。是共业之所感。...

掉举恶作四句分别

【掉举恶作四句分别】 p1016 发智论二卷九页云:诸心有...

广大不寂静苦

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

楼夷亘罗

【楼夷亘罗】   清净平等觉经翻世饶王,无量寿经翻世...

诸佛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过去出世之诸佛。...

外外道

诸经论中,将各种外道大别为两大类,一为外外道,一为...

法蕴

(术语)同法藏。诸种之法门蕴积,是曰法蕴。俱舍论一...

一切智者

(术语)谓具足一切智者,是佛之异称。法华经药草喻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如何供养才如法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

了幻法师:如何面对婚姻的不如意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