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罗摩别传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Rāmcaritmānas)又作罗摩功行录、罗摩王子英雄传之湖。系印度近代宗教改革家杜西达斯(Tulsī Dās),于一五八四年顷以兴第语所作之叙事诗。取材自西元前五至三世纪顷,瓦勒米奇(梵 Vālmīki)所编之大叙事诗罗摩耶那(梵 Rāmāyana)。内分七篇,叙述毗湿奴神之化身罗摩(梵 Rāma)在人间之种种善行;肯定罗摩与毗湿奴之一体观,而奉之为救世主;并颂扬对罗摩之绝对归依,谓此种归依能令人成就至上之幸福,乃至解脱。本书普受民间喜爱,被称为北印度之圣书,杜西达斯被称为近代之瓦勒米奇。[Sir George Grierson: Notes on TulsīDās、トウルシ|·ダ|スにおける绝对者と神格观の变迁の问题(大类纯)] p6684

上篇:罗摩伽 下篇:罗縠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二种佛境

即证境与化境。前者谓诸佛所证之境界,如真如法性之理...

结界

在建佛寺,或作戒坛时,行一种之作法,而定其区域、界...

禁语

即禁止自己说话。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

安陀会

梵语 antarvāsa,巴利语 antaravāsaka。为三衣之一。...

常不轻菩萨品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说常不轻菩萨之因缘...

文夹

(物名)禅林之语。入书札之手箱也。...

尼民陀罗山

尼民陀罗,梵名 Nimijdhara,巴利名 Nemindhara。又作...

金色迦叶

即摩诃迦叶(梵 Mahā-kā?yapa)。彼身有金色之光,为...

元来

(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龙舒(安徽舒城)人,俗...

二无记

谓二种非善非恶之无记性。即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一)...

受用衣食须时时作观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出家人受食时,或受竟,先须观...

无相离念

(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简单生活中的幸福

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