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庐山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位于江西九江,北倚长江,东接鄱阳湖。又称匡山、南鄣山、南康山、匡庐、庐阜、辅山、靖庐山。相传黄帝曾游止于此,故又称三天子都、三天子鄣。又传殷商(或周代)之际,有匡俗者,于山中结庐隐栖修仙道,后羽化而去,仅存空庐,自此遂有庐山之名。山中有五老、香炉、汉阳、白云、双剑等数十峰,康王、栖贤、虎溪等谷,白鹿、白云、莲华等洞,般若、翻经、文殊等台,处处奇岩悬崖、潭涧瀑布,古来即以胜景闻名天下。

东汉灵帝时,安世高常游此山,其后,僧众来此者颇多。东晋太元(376~396)初年,道安之门人慧永来山,于香谷建西林寺。十一年,慧远应慧永之请,来山建东林寺,世称东林、西林二寺为庐山之二林。十五年建般若台精舍,安奉阿弥陀佛像,与道俗百二十余人共结“白莲社”,作为净土教修行之根本道场,提倡念佛法门。自此,来山之僧俗益众,乃逐渐成为我国净土教之圣地。慧远又广为招请西域沙门前来从事佛典翻译;或遣使赴西域求经。如僧伽提婆曾来此山弘法译经,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等;佛驮跋陀罗于此译出达摩多罗禅经等;佛陀耶舍亦尝至此。四方前来参集之众多达三千,庐山不仅成为当时南地佛典翻译之大道场,更蔚为佛教一大中心。其后桓玄禁佛汰僧,独有此山得以幸免于难。又于当时,除修道之士外,如陶渊明、雷次宗等一代名士亦厌离世乱,纷纷遁居此山。又大书法家王羲之亦于山中建归宗寺,迎请佛陀耶舍住之。

慧远示寂后,道主盟白莲社。昙诜于大峰山之南创建大林寺,法济于玉峦峰之东北创设慈云院(竹林寺)。慧安住于凌云寺,昙翼、慧庆居止于汉阳峰庐山寺。隆安年间(397~401)道生来此栖隐,曾于刘宋元嘉七年(430)宣讲涅槃经,其后且示寂于此山。十五年,僧瑜、昙温、慧光等同入山之南岭创建招隐寺(招提寺)。南齐永明十年(492),僧景创建香炉峰寺。至梁代,法归于掷笔峰创建峰顶寺。太清年间(547~549),法归宣讲金光明经后,于东林寺之南建立戒坛,成为江南三戒坛之一。隋开皇年间(581~600),天台宗智顗大师两度来山开讲,闻法者多达五千人。其门人大志于甘露峰之南建静观道场,又于福林寺修头陀行。同一时期,道信驻锡大林寺,智锴栖止西林寺二十余年,致力宣讲法华、涅槃、十诵律等。

至唐代,净土宗高僧善导曾来山寻访慧远之遗迹;智舜于山中讲观无量寿经。玄宗时,曾敕建慧永之塔庙于山中。永泰元年(765),法照入山结“西方道场”。大历年间(766~779),神凑于东林寺弘传律学,法藏于五老峰建构道场,李白亦常游山赋诗。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于遗爱寺附近结草堂。宝历年间(825~826),刺史李渤建白鹿洞书院。马祖道一之弟子智常来住,常随之众数百人,大弘禅风。未久即遇会昌法难,至大中六年(852),宣宗敕令复兴东林寺。五代之际,行因于栖贤寺弘法。南唐时,李中主于东南麓创建开先寺,李后主又于西麓营建圆通寺。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居讷住于圆通寺,与欧阳修等人共结“青松社”,兴隆禅法,门下号称三千。元丰二年(1079),神宗敕改东林寺为“东林太平兴国禅院”,黄龙慧南之弟子常总奉敕入东林寺,大弘教化,世称东林常总。绍兴十七年(1147)法道于太平寺重刻大宋僧史略。元至大年间(1308~1311),普度住于东林寺,编撰庐山莲宗宝鉴,弘扬净土教义。明万历七年(1579),仁敬、智联合力营构千佛寺。四十二年,德清于五乳峰创建法云寺,并于寺中著述。清代以降,佛寺渐次衰颓。至民国十三年(1924),曾于山中召开世界佛教大会。

庐山于极盛时期,寺院多达数百,今仅存东林、西林、归宗、开先、圆通、天池等八十余寺及六角砖塔、五重小石塔、慧远之塔院、六角石造古坟等胜迹。[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十、卷十三至十五、梁高僧传卷六、庐山记、东林十八高贤传、庐山莲宗宝鉴卷一、卷四、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第一三七至一四四] p6656  

上篇:庞蕴 下篇:庐山十八贤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随缘行

为达磨四行观之一。谓众生本无我,皆由业所转,苦乐兼...

天童如净

(1163~1228)宋代曹洞宗僧。明州苇江(即今浙江鄞县...

烦恼义差别五种

【烦恼义差别五种】 p1194 俱舍论二十一卷一页云:复有...

七妙法

梵语 sapta sat-purusa-dharmāh。又作七法、七知、七...

护月

(人名)梵名Candragupta,又曰月藏。中印度那烂陀寺之...

十种依果

菩萨遵循菩萨乘去修行,所获得的功德有十种,叫做十种...

三部降三世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

三箧

(术语)与三藏同。梵语比多迦Pitaka,译作藏或箧,经...

能引王可爱法

【能引王可爱法】 p0896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页云:云...

苦责愚痴棒

济宗八棒之一。临济禅以棒喝为接化学人之要法,其中,...

密行

(术语)持戒密行也。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众不知,...

人因

人生于此世,其容貌、思想、行为、夭寿、贫富等果报之...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