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杂修静虑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又作杂修定。静虑,即禅定。乃指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相杂而修之意。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阿罗汉及不还果(阿那含)之人,为求现法乐,或为防止烦恼生起而退堕,遂修杂修静虑;盖静虑乃色界之根本定,尚未断尽欲界烦恼(即未离欲)之人不能修得,故凡不还向以下之人皆未能修得此杂修静虑。

同论又详载杂修静虑之修相,谓必先入于第四静虑,令多念之无漏相续现前,而后引生多念之有漏,复更现起多念之无漏,如是旋还,无漏、有漏、无漏,辗转相杂而修,并渐次减少其念,称为远加行;若渐减至二念之无漏,引生二念之有漏现前,复现起二念之无漏,称为近加行,或加行成满;后更减为一念之无漏、一念之有漏、一念之无漏,则为杂修静虑之根本圆成。其修证过程中,系于最初之无漏中,断除从无漏入于有漏之不染污无知;而于其次之有漏中,断除从有漏入于无漏之不染污无知。前二刹那(无漏、有漏)如证无间道,第三刹那(无漏)如证解脱道。

第四静虑之杂修既已成就,则乘此势力亦能杂修其下之三静虑;而修习此静虑,首先须于欲界人趣中之三洲(除北洲之外)修得;其后若有退失而生于色界梵众天者亦能如前杂修静虑。

修此静虑有三因:(一)为受生五净居天,盖欲受生净居天,必依有漏业,故起中间一念之有漏,而以其前与其后之无漏熏修之,令感净居天,故中间之有漏为受生净居天之引业。(二)为受用现在之法味乐。(三)为防护杂修之味定远离及退失之故。于此三因之中,不还果之利根者系由于前二因而杂修静虑,其钝根者则由于全部之三因;阿罗汉之利根者由于第二因,其钝根者则由于第二、第三因而修。

唯识宗之说法与上述稍异,主张第四静虑修相之次第为“有漏、无漏、有漏”,将无漏置于中间;并认为成就五净居天之因,并非由于圣者再度起业,而系由于凡夫时所造的下三天之有漏业,后以定力资助之,令发生作用。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六末(大四三·七八三中):“此杂修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改转,资昔感生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为中间也,其力劣故。”[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五、瑜伽师地论卷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俱舍论宝疏卷二十四] p6639

上篇:杂修 下篇:杂曼荼罗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业有六种果

【业有六种果】 p1220 显扬十九卷四页云:如是等业、当...

绣利蜜多

【绣利蜜多】   翻有功勋。...

六喻

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露、电六喻,说明诸法之空...

六神病相

(杂语)若多惛惛,是肝中无魂,多忘失前后,是心中无...

菩萨修四正勤

【菩萨修四正勤】 p1131 瑜伽七十五卷七页云:云何菩萨...

清辩

(人名)梵名婆毗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为佛灭后...

心愿

(术语)心之愿也。月上女经下曰:谁今如是满心愿。顺...

不定

【不定】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

第二七日说

为佛陀讲说华严经之时。华严宗依十地经论卷一所举(大...

羯磨十缘第一称量前事

亦名:称量前事 子题:人法事、人、法、事、羯磨所为之...

理惑

1、道理上的迷惑错误,如迷惑于四谛的道理是。   2、...

北本涅槃经

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