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贤圣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贤(梵 bhadra)与圣(梵 ārya)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

盖佛道修行者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别,而此三乘复有贤圣位之分。(一)兹就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之声闻乘而论其贤圣之别:(1)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学人(有学)与九无学合为二十七贤圣。1.十八学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无学,即: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又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亦立二十七贤圣,惟其名称与解释与中阿含所说互有异同。

(2)据俱舍论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别贤圣品载,于见道以前立七贤,见道以后立四圣及七圣。1.七贤,即: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2.四圣,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3.七圣,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若以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三道与四圣、七圣相配列,则见道即是上记四圣中初果向位中之钝根(随信行),及利根(随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后三向位中之钝根(信解),及利根(见至);无学道乃第四果中之钝根(慧解脱),及利根(俱解脱)。至于在此身中得灭尽定之第三果之圣者,则称为“身证”。故总合上记之七贤、七圣,共为十四类。

(3)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与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贤圣,即: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项为有学,后九项为无学。又此一配列法系将随信行与随法行摄于见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项,则总为二十九贤圣。

(二)次将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等三乘共摄于“十地”,而论其贤圣之别,此即大品般若经卷十七灯炷深奥品与大智度论卷七十五等所说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为贤,后八地为圣。另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慧菩萨品亦列举“出离九种性而入于佛种性”之说。所谓九种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须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罗汉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种性,则共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为贤,后七性为圣。要之,其旨趣大致与三乘共十地之说相同。

(三)若仅就菩萨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识论卷九所举,总立菩萨位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并以修习大乘顺解脱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为资粮位;以修大乘顺决择分之善根(即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为加行位;以见道初地之“入心”为通达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为修习位;以佛果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为贤,后三位为圣。另如华严经所说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觉位等菩萨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为贤,十地及妙觉为圣。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教化品,别于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说,故总为五十一位;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则详举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为贤,十地、等觉、妙觉等十二阶位为圣。

准之上记所叙,贤圣之别,诸经论虽皆有其定说,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夺之,而仅应别其范围之宽、狭、通、局,如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所说,贤之范围“通”而圣之范围“局”,以贤之范围“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终皆可谓之为贤者,如经中常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非谓舍利弗、须菩提定然仅属贤位而不属圣位之人;以圣之范围“局”,故谓见道以前为凡夫位之贤者,而见道以上始可谓之为圣者。另如俱舍论贤圣品于广说七贤七圣之时,即通称为贤圣(梵 ārya-pudgala)。[旧华严经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华经玄义卷九下、四教义卷二至卷六、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参阅“菩萨阶位”5221) p6180

上篇:贤愚经 下篇:贤宽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不异违越

【不异违越】 p0325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异违越者...

谛观

(人名)高丽国沙门。吴越王钱俶发币使于高丽,求天台...

健驮梨

梵语 gāndhāri,巴利语 gandhārī。为俱舍论卷二十...

阿死罗摩登祇旃荼

(人名)女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女名也,摩登祇,女...

宝手比丘

宝手,梵名 Hiranyapāni。为佛陀弟子之一。据撰集百缘...

一心称名

(术语)一心而称佛名也。法华经普门品曰:闻是观世音...

非所断

【非所断】 p0712   杂集论四卷八页云:云何非所断?...

随行四种

子题:专精不犯随、犯已能悔随、无心护持随、能犯无悔...

五人不应为说毗尼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十诵,五人不应为说毗尼,谓试...

降焰魔尊

(明王)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大威德王...

首山三句

禅宗公案名。乃首山省念禅师接化学人之机要语句。从容...

三摩越

(术语)Samāpatti,称第四禅定。见玄义音义三。...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庄稼长虫应如何避免杀生

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现代真实因果报应的故事(有图有真相)

老人用事实证明不可以杀害生命 周老先生,是青岛市夏庄...

三种因果业障的报应规律

《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

倓虚法师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