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蒙骨王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Mongkut, 1804~1868)为泰国佛教法相应部(Dhammayuttika-nikāya,亦译法宗派)创始人。曼谷王朝拉玛二世之子,年十四受敕出家为沙弥,住于大舍利寺;二十一岁受具足戒于摩诃他特寺,学习禅定及经律论,精通三藏及巴利文、梵文、英文等,提倡严格戒律,于一八二九年创立法相应部。自此,泰国僧团分成两派;原有之僧众则称大宗派(Mahā-nikāya)。一八三六年任菩望尼韦寺住持。一八五一年还俗即位,成为曼谷王朝第四代国王,是为拉玛四世(Rama IV)。在位期间,制定多种管理佛教僧团规章,劝令僧人严守戒律,加强僧伽教育,对法相应部尤为热心护持,先后修建母旺尼域寺(Wat Bovoranives)、皇冕寺(Wat Mongkut)、叻帕提寺(Wat Rajaphradis)、巴通温寺(Wat Patumwan)等,一八五三年复下令修建佛统大塔(Pathama Cetiya),造一大塔层罩着原有之古佛塔,此塔高一百二十余公尺,圆径二百四十公尺,至拉玛六世方完成,为泰国最大之佛塔。一八四○年及一八四三年曾先后派遣僧团往锡兰、印度,取回四十卷本及三十卷本之巴利文佛教三藏,组织高僧进行研究,并译成泰文;又将法相应部传扬至柬埔寨。对泰国佛教之推行改革,有重大影响。著有巴利文戒坛决择论(Sīmāvicārana)。[南传佛教史第五章(净海)] p5909

上篇:与愿手 下篇:蒙堂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地藏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九,以地藏为中尊而...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p0720   如八解脱中说。   ...

商佉印

即标示法螺之印契。商佉,梵语 ?avkha,意为法螺。乃不...

止观辅行传弘决

凡四十卷。全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略称止观辅行、摩...

摩诃母陀罗

(杂语)Mahāmndrā,译曰大印。印为不可改变者,不可...

非时食戒

(术语)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总为禁过午而...

十五依处

又称十五种因缘依处。即唯识宗之随说因等十因所依之处...

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音译摩诃娑太摩...

师资相摄

子题:弟子事师五事、师教弟子五事、师度弟子不得为供...

波罗奈

(地名)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

威仪所作变异

【威仪所作变异】 p0884   瑜伽三十四卷六页云:云何...

阿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名数)一舍戒,二不净,三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

律航法师的念佛妙法及往生示现

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一只猫的故事

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