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斯彻巴斯基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Stcherbatsky, Th. 1866~1942)又译作彻尔巴次基。苏联科学院院士,印度学、佛教学学者。生于波兰之克里察,中学时代即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一八八四年进入彼得斯堡(Petersburg)大学历史文学系,后复从闵那耶夫(Minayeff)学习梵语,闵那耶夫为帝俄时代研究印度学之先驱,对于印度文献学及印度文化史造诣颇深,斯彻巴斯基受其影响很大。毕业后留学维也纳(Vienna)大学,从布勒(Byhler)专攻印度文学及哲学。一九○○年返国,任教于彼得斯堡大学,教授梵文及印度哲学课程,适逢中亚文化史研究全面展开,各种国际学术团体纷纷组织考古学探险队,帝俄学术院之中亚探险队亦两次出发探险,而展开对北传佛教研究之热潮,斯氏亦从而开始对印度佛教哲学之研究。曾独自赴蒙古研究藏语及西藏、蒙古佛教哲学,并前往印度考察梵文文献。

又早在一八九七年,斯氏即参与科学院院士奥登保(Ol''''denburg)主持之佛教文库企划工作,一九一○年被选为帝俄学士院东洋文学部通信会员,一九一八年复被选为苏俄科学院院士,一九二八年以后主持列宁格勒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专门负责有关印度及西藏之研究工作。一九四二年逝于北哈萨克斯坦之伏罗福野。其门下较著名者有罗森柏格(O. Rosenberg, 1867~1934)、欧柏米勒(E. Obermiller, 1901~1935)等。著有佛教之中心概念(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1923)、佛教之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na, 1927)、佛教逻辑(Buddhist Logic, 2 vols., 1930~1932)等书。于梵文之校订出版方面,曾与莱维(Sylvain Lévi)共同编成称友俱舍论疏之首部(Sphutārthā Abhidharmako?avyākhyā, 1918)。又将梵文本“辩中边论”译为英文出版。藏文之校订出版则有独自完成之俱舍论本颂及称友俱舍论释之首部(Abhidharmako?akārikāh i Abhidharmako?abhāsyan sotchnenii Vasubandhu, 1917)。 p4979

上篇:斑足王 下篇:斯陀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圆音

(术语)圆妙之声音。谓佛语也。楞严经曰:愿佛哀愍,...

日种

梵名 Sūryavaj?a。释尊俗家五姓之一。释尊之祖称甘蔗...

地论师

(流派)立地论宗之人也。...

年满受具

年满二十岁之后才能受持比丘的具足戒。...

计我实有有四相

【计我实有有四相】 p0867   瑜伽六十五卷三页云:云...

非非想天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

娑罗笈多

梵名 Sālagupta。意译为贞固。唐代郑地荥川(河南长葛...

七种二谛

真俗二谛有七种之别。即:(一)三藏教之二谛,以阴入界...

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义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

遍计所执自性能作五业

【遍计所执自性能作五业】 p1126 显扬六卷五页云:遍计...

灭谛(二)

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

九曜

(名数)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

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大安法师宝贵的念佛经验

我们一天到晚妄想杂念纷飞,一弹指有九十个生灭,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