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马尔巴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012~1097)西藏名 Mar-pa。乃罗拉格(藏 Lho-brag,位于拉萨与不丹间之南藏地方)人,为迦尔居派(藏 Bkah-brgyud-pa)之创始者。少年时拜八蛇精为师,然习性顽劣,其父乃托之于罗克弥(藏 Hbrog-mi)之门下,时年十五。因一心欲为翻译僧,故热心学习梵语,并曾至印度留学。自印度归乡后,便化缘集金,赴尼泊尔达三年之久,其间努力学习诸种怛特罗(梵 tantra)。复由尼泊尔之潘达帕提迦(梵 Paindapātika)之引导,以那洛巴(藏 Nā-ro-pa)为师,成为其弟子,并蒙其面授呼金刚(梵 Hevajra)、成就法、究竟次第(梵 Utpanna-Krama)等之秘义。此外,曾与大乘教授师杰若那噶鲁巴(梵 Jñānagarbha)共学秘密集会(梵 Guhyasamāja)之怛特罗;复从那洛巴学得灯作明(梵 Pradīpodyotana-nāma-tīkā),以及大幻轮(梵 Mahāmāyā-cakra)秘义之奥义。学成后归返西藏,创立迦尔居派,而为此宗派之创始者。后闻弥特利(梵 Maitrī)之伟大,故三度赴印度受教,学大手印(梵 Mahā-mudrā)之教,而得直观智。返西藏后,又二度至尼泊尔,访求众师,学得诸种教义。归途中,梦见沙罗诃(梵 Saraha),并得其秘义,而生“全世界乃一味”之真实悟智,故返回西藏后,即至各处巡回传教。一○九七年殁,世寿八十六。嫡传弟子为密勒日巴(藏 Mi-la-ras-pa)。[J. Bacot: La Vie de Marpa; G.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2 vols; S.C. Das: Pag Sam Jon Zang; Ch. Bell: The Religion of Tibet(桥本光宝译,西藏之喇嘛教)] p4349

上篇:马胜 下篇:马鸣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六合释

(一)梵语 sat-samāsāh。又作六离合释、六释。即指解...

优多罗

(人名)Uttara,人名。译曰上。百缘经五曰:佛在王舍...

四缘不得安隐而住

【四缘不得安隐而住】 p0463 瑜伽九十八卷十四页云:复...

逆观

“顺观”之对称。即从果探因,逆次而修观之谓。例如观...

事护摩

又作外护摩。为密教修行法之一。即择地造坛,焚烧乳木...

正念

云何正念?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

证得究竟

【证得究竟】 p1438 瑜伽八十七卷十八页云:复次证得如...

格义

格义是此土初期的佛教学者所用一种解说佛典的方法。据...

道凭

(一)南朝刘宋僧。生卒年不详。因多居于关中,世称关内...

常没众生

即指常沉沦于迷界,不得出离之众生。又作常没凡夫。北...

毗睇

(术语)Vidyā,译曰明咒。真言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能...

人师

(术语)为他人之师者。梵网经下曰:不解一切法,而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要正确的忆念娑婆世界

我们这一块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按照《念佛圆通章》的...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却无渣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子云门糊饼赵州茶,信手拈来奉作家。...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