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duhkha 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着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着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j)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广义),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狭义)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有多种,其大别如下:

(一)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二)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

(三)四苦,指生苦(以有生,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瞋、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

此外,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佛地经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 p3942

上篇:茅山 下篇:苦厄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无常

【无常】 p1039 瑜伽五十六卷二页云:问:依何分位,建...

厌魅

(异类)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毗陀罗。千手经曰:...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凡七卷。又作希叟和尚广录。宋代僧希叟绍昙撰,侍者法...

二种无量

指实无量、不知为无量。据大智度论卷二十载,二种无量...

如来愍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七位。梵号怛他...

尼依大僧自恣法

子题:剿了知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自恣法。四分,...

大日经疏

凡二十卷。善无畏(637~735)讲解,一行(683~727)...

鲜白

【鲜白】 p140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鲜白者:谓相续...

无生智

【无生智】 p1054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无生智者:谓由...

金刚藏

(术语)处胎经所说八藏之一。结集等觉菩萨于金刚心位...

每日三时讽经

(仪式)即三时之勤行也。粥罢与斋罢与放参罢之三时,...

有瞋心与离瞋心

【有瞋心与离瞋心】 p055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