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āriputrābhidharma-?āstra。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三品:第一问分十品,第二非问分十一品,第三摄相应分二品,第四绪分十品。
其中,第一问分,就十二入、十八界、五阴、四谛、二十二根、七觉、三不善根、三善根、四大、五戒等作问答解释。第二非问分,先略解色界非色界等之一六○事、思业思已业等之二○五事、凡夫人非凡夫人之七十五事、正见正智等之二三四事;其次,再详释十二因缘、四正勤、四神足,又随释所引中阿含经卷二十四、杂阿含经卷三十等之文,复依增上法列举解释身念处乃至十一解脱入之三十八事,及恃生乃至六十二见等四二○事。第三摄相应分,初举苦谛系法非苦谛系法四二三事,次分性门摄事门,又阐释眼识界耳识界等七十二事,而说各法之相应关系。第四绪分,阐释因缘无间缘等十缘、因因无间因等三十三因、因起等六十六名色、见结等十结、身口意等三行、一五八触、圣心非圣心等一三七心、杀生等十不善业道、不杀生等十善业道、五支定五智定等二六三定。
本论之内容与其他小乘之诸大论书相比略有异同,例如与法蕴足论相比,缺少预流支、证净、圣种等三品;与品类足论辩千问品相比,缺少四证净、四圣种等二事;与巴利文毗崩伽(Vibhavga)相比,则缺少有关法心(巴 dhammahadaya)之论述。此外,关于本论之成立、弘传,及其论旨与各部派之关系,有下列说法:(一)根据大智度论卷二、部执异论疏与三论玄义等之说,本论系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所讲说,后由犊子部弘传。(二)法华经玄赞卷一则认为本论系正量部之教义。(三)若由本论第二十七假心品之立论内容观之,则显然与大众部所立之义相同,故可谓本论论旨亦通于大众部之教说。[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四、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宗教界第十之八法蕴足论?成立(椎尾辨匡)] p3500
上篇: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下篇:舍利弗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