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竺道生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355~434)东晋涅槃经学者。又称道生。钜鹿(河北平乡)人,俗姓魏。寓居彭城(江苏铜山)。后改姓竺。师幼即颖悟,聪慧如神,依瓦官寺竺法汰出家。十五岁登讲座,虽宿学名士亦不能抗衡。及至受具足戒,更名遍华夏,王公显贵皆参其席。初于建业之龙光寺(青园寺)弘法。罽宾沙门僧迦提婆莅止庐山,译出阿毗昙心论。师闻之,乃从学“一切有部”之教义。鸠摩罗什至关中,师复负笈北上,依止从学。关中诸僧,咸服其英秀,与道融、僧睿、僧肇等皆为罗什门下之俊杰,称为关内四圣。义熙五年(409),还归建业龙光寺。刘宋兴起,文帝极敬重之,王弘、颜延之等人皆来问道。景平元年(423),师与慧严共请佛陀什在龙光寺译出五分律。师精通龙树、提婆之学说,慨叹当时学者受经文滞碍而疏于圆通义理,遂深究有、空、因、果之理,创立善不受报及顿悟成佛说,并着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以阐释其说。又因阅及法显所译之六卷泥洹经,乃谓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其时,大般涅槃经尚未传至,闻者难信,群起攻讦之。师逐遭摈斥,再度入庐山隐居。其后,昙无谶所译之大般涅槃经传至南方,内容果如其说,众师皆叹其卓识。师自此亦得以此经宣说阐提成佛之义。据传,师曾于江苏虎丘山聚石为徒,阐述“阐提成佛”之说,感群石点头,后世遂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美谭。元嘉十一年冬十月,于山中讲经,坐化于师子座上。葬于庐山之阜,世寿八十。另撰有维摩诘、法华、泥洹、小品般若等经之义疏。[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梁高僧传卷二、卷三、佛祖统纪卷二十七] p3489

上篇:竺云等连 下篇:竺道壹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西天目祖山志

凡八卷,并首、末、补遗,共十二卷。明代僧广宾撰,清...

二种资粮

福德资粮和智德资粮。福德资粮是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

不共声闻戒

【不共声闻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五页云:若诸菩萨、...

迦毗罗婆苏都

(地名)Kap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

三界万灵牌

(物名)牌上书云: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

无所有处定建立

【无所有处定建立】 p1086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

归依僧

【归依僧】 p1418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九页云:诸归依僧...

一证一切证

谓上根之人,以圆妙之智照了性境圆通,无始无终,非浅...

雪峰尽大地

(公案)碧岩第五则曰: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撮来如粟米...

福田

(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

不两舌

(术语)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诤也...

弥勒出世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