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marana,巴利语同。音译末剌諵。即寿命终尽之意。亦即丧失寿(命)、暖(体温)、识(心)三者,以致身体变坏之相。与生、老、病三者合称四相。经典中所载之死亡种类有多种:(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举出二种死,即:(1)命尽死,谓性命终结而死。(2)外缘死,谓由外在之因缘而死。(二)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举出四种死:(1)有财(或福)而寿命尽之死。(2)有寿命而财尽之死。(3)财与寿命俱尽之死。(4)虽有财与寿命,然遇恶缘而死于非命之死。(三)玄奘译之药师本愿功德经举出九种横死(又称九横、横死九法、九横死),即:(1)患病不得医药而死。(2)触犯国法处死刑而死。(3)荒淫冶游,而为非人(恶鬼等)夺取精气而死。(4)火焚而死。(5)溺水而死。(6)为诸恶兽啖死。(7)从绝壁、山崖堕死。(8)毒死。(9)饥渴而死。又九横经中另举有其他九种死。

此外,胜鬘经举出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二种,前者系指众生之业报身,有寿命长短、身形不一等之区别,故其死为分段死;后者系指阿罗汉、菩萨等之意生身,有生灭变易之死。另瑜伽师地论卷一举出寿尽、福尽、避不平等(即非时死)三种死。

关于命终时之心相,据显扬圣教论卷十九载,命终之际,于分明心之位时,有善心、不善心、无记心三种心;若至不分明之位时,则仅有不苦不乐之无记心,未久,随即由“死有”移至“中有”,复由“中有”移至“生有”。另据瑜伽师地论卷一之说,则谓由善心而死者,命终之时,忆念先时所行之善法,则信等之善法心起现行,故安乐而死,无有极苦逼迫于身;由不善心而死者、由无记心而死者,亦准此于命终时现起其不善心、无记心。此外,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命终之后,仅由业力即决定他生所趣往之处;大乘则多强调阿赖耶识之作用力,谓阿赖耶识乃无有间断,不囿于生死而三世相续。

另就命终时之苦恼、痛苦而论,据俱舍论卷十之说,死时之苦,称为断末摩苦。末摩(梵 marman),意译作死穴、死节,此部位若加以少许伤害,即会产生极大苦痛而丧命。另据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所举死苦之五种相,即人死时会离别所爱之财宝、眷属、自身、朋友,及备受诸种极重之忧苦等。

有关死之譬喻,于诸经论中广有所举,如无常经中将死比喻为刀,能杀人致死,故称为死刀。又坐禅三昧经卷上,以死能贼害人之性命,故比喻为贼,称为死贼。另如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将死比喻为劫末之大火灾及大风灾,能烧除、吹灭一切,故称为死火、死风。此外,尚有死魔、死尸、死海等诸多譬喻。

盖宇宙中之一切万物,皆有生、住、异、灭四相,此种生灭变化之现象,若就有情(指有生命者)而言,则称为生死。准此可知,有生即有死,然死并非灭尽,乃待另一因缘之和合,而重新开始新生;如人一期生命之终结为死,然死后又投胎转世于六道中,开始另一期之生命,如此轮回不息。然自古以来,人类因对死缺乏正确之认识与了解,故产生恐惧、悲痛等心理,佛教诸经论中,佛曾开示多种法门,以引导众生断除烦恼根源,而求解脱生死之轮回。[杂阿含经卷二十一、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七、出曜经卷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一五一、俱舍论卷五、成实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七、翻译名义集卷十七] p2466

上篇:此岸 下篇:死亡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抽韱

(杂语)即俗所谓求签也。幸蜀记曰:王衍祷张恶子庙,...

顺逆

顺逆者,谓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是说缘起顺逆。杂...

崇宁藏

Chongningzang   即福州东禅院本大藏经。福州东禅等...

污染

谓人受五欲六尘之影响,而使自性不得清净。又污染亦含...

化身非毕竟住

【化身非毕竟住】 p0386 摄论三卷二十三页云:由六因故...

风际

(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

三具足

指供养于佛前之香炉、花瓶、烛台。若花瓶与烛台左右各...

三不护

(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

不顺同类

谓有一类。于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

一如顿证

谓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

记心轮

(术语)谓识别他心佛之意业之用也。三轮之一。义林章...

自业智力

【自业智力】 p0599   瑜伽四十九卷十七页云:若有诸...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