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四句分别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又作四句法。四句,梵语 cātuskotika。即由一种标准(A),或二种标准(A与B),把诸法分类为下列四种(四句):第一句“是A(非非A)”,第二句“非A”,第三句“亦A亦非A”,第四句“亦非A亦非非A”。有时非A即B,在任何场合,A与非A(或B)均有相互包含对方之关系。例如对有、无而言,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称为有无四句,于诸经论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如中论卷一之“无生四句”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俱舍论卷二十五之“厌离四句”为“厌而非离、离而非厌、亦厌亦离、非厌非离”,成唯识论卷一所举外道之“一异四句”为“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法华文句卷三上之“权实四句”为“权、实、亦权亦实、非权非实”。此外,对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别。

四句之中,第一句为单纯肯定,故称为第一单句;第二句为单纯否定,故称为第二单句;第三句为复合之肯定,故称为第三俱句、双亦句;第四句为复合之否定,故称为第四俱非句、双非句。然佛教之真理无法仅用此四句分别而把握之,因其为空不可得,故大乘玄论卷一云,真谛之理乃“离四句,绝百非”。百非即是对有无等一切概念一一加上“非”字,以表示否定之意。此即谓,佛教之真理不仅不宜以四句分别,亦乃超越百非之否定。[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新华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参阅“七句答”94) p1675

上篇:四出偈 下篇:四句成道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大象藏

(物名)龙斗而生之香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人中有香...

发塔

(堂塔)供养佛发之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起塔法者,...

佛有二十一种功德

【佛有二十一种功德】 p0656   摄论二卷十四页云:由...

荤酒

荤与酒之并称。荤,又作荤辛,指味辣而臭气浓烈之植物...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 p1307 瑜...

关帝

(神名)关云长尝于玉泉山现灵,受戒于天台之智者(佛...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梵名 Mukhada?aikavidyā-mantra-hrdaya。全一卷。北周...

尘境

梵语 artha。指心的对象 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

佛祖三经

禅家指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沩山警策等三部。此名目...

意趣

(术语)心意之趣向。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

见法

(一)阿含经典有两类见法。(一)与“现法”同义,即于现...

乞行处苦

【乞行处苦】 p0227 瑜伽四十二卷十页云:乞行处苦者:...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从十个方面说明过午不食的利益

第一个方面,人体新陈代谢是凌晨四点钟开始就加速,一...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聂光坚的往生故事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