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天台宗以止配于空、假、中三观,而分为三止:(一)体真止,体得一切皆空之止。为对应于空观之止。(二)方便随缘止,又作系缘守境止。即菩萨以方便随应众生诸场合,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之止。为对应于假观之止。(三)息二边分别止,兼有第二与第一之义,但不偏于空有二边(两极端),系住于中道之止。为对应于中观之止。

摩诃止观卷三上载,止有三义:(一)息之义,即令一切恶觉恶观寂然不起之相;此系就“所破”之观点而言。(二)停之义,即令心缘于谛理之中,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之状态;此系就“能止”之观点而言。(三)对不止止之义,即以非生非灭、非垢非净之“法性”而称为止;此系就“谛理”之观点而言。

此外,一般常将“止”与“定”(即三摩地)视为同一者,然若据瑜伽论略纂卷五所说,则两者仍有其相异之处,即三摩地通于定、散,复通于染、净。奢摩他仅于定位中有,而于散心中则无;仅于净位中有,而于不净中则无;仅于“有心位”中有,而于“无心位”中则无。又通常将止、观二者并称为止观,谓摄持心念,归止一处,以防止神识飞飏散动,并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称为止;若能进一步开启正智以观照诸法,则称为观。故知虽将二者并举为一词,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义偏向消极性、防遮性,后者(观)则具积极性、建设性之意义。[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卷上](参阅“止观”1476) p1473

上篇:木栾子 下篇:止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

令法久住

护持佛陀之正法,使其长久流布于世。持戒为令法久住之...

百千印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

六识十名

指第六意识之十名。据宗镜录卷五十所举,即:六识、意...

涅槃堂

又作延寿堂、延寿院、延寿寮、重病闾(阁)、省行堂(...

二持就位优劣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就位,无学人德圆,故戒行胜;...

甘露

(饮食)梵语Amṛ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

神足智通愿

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九愿。圣众或可以天眼彻见净土,...

戒境是制法所依发戒正本

资持记·释受戒篇:“问:‘所以须示境者?’答:‘众...

象王

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

珍重

(杂语)劝自重自爱之词也。僧史略曰:临去辞曰珍重者...

地居空居

(界名)地居天与空居天也。...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