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止观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 ?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 vipa?yanā(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同为佛教徒之重要实践德目,如阿含诸经对此多有论说。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将天台之实践法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之代表人物为智顗。其著作“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

在摩诃止观卷三上,有关于止观名义之解说,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上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之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

此外,智顗从慧思所传之止观有三种,即:(1)渐次止观,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亦不定。此为六妙门一卷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初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此为摩诃止观十卷所说之实践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之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华严五教止观]

(二)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阅“五行”1085)

(三)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者,心缘其事。(参阅“五念门”1109)

(四)据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广说止观之行相,即: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灭。又世间之众生皆堕于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另七净中之戒净、心净为止,其余五净为观;八大人觉中之六觉为止,二觉为观;四忆处中之三忆处为止,第四忆处为观;四如意足为止,四正勤为观;五根中之四根为止,慧根为观;五力中之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之三觉分为止,三觉分为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为戒,二分为止,三分为观,其中,戒亦属于止。又止能断贪,观则能除无明。

(五)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之三种事由,即:(1)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2)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

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之要法,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长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六妙法门、止观大意、守护国界章卷上之下](参阅“三十七道品”506)

(二)书名。为智顗讲述,灌顶笔录之摩诃止观之略称。(参阅“摩诃止观”6076) p1476

上篇:止静 下篇:止观大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邠耨文陀尼

(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富楼那尊者之母曰...

普光如来

(佛名)胜鬘夫人当来正觉之佛号。胜鬘经曰:过二万阿...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全一卷。唐代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为承...

尼讲

尼师讲说经典之意。据大宋僧史略卷上尼讲条所载,东晋...

阿弥陀鱼

(传说)执师子国西南有鱼,能作人语,唱南无阿弥陀佛...

三天四仙

(名数)二天加鸠摩罗天则为三天,三仙加若提子则为四...

腊缚

(杂语)(杂语)Lava,时刻名。俱舍论十二曰:刹那百...

行海

(一)(1604~1670)明末清初僧。嘉兴桐乡(位于浙江)...

三恶

(一)指人之三种恶心。人有此三恶,故甚难加以教化。即...

【影】 p1341 俱舍论一卷六页云: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

照览

(术语)佛菩萨以光明照见众生之机也。遵式之智者大师...

三师七证

比丘受具足戒时,要三师七证:   一、三师者    ...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宗镜录》之法师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

六种败夫的女人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