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五重唯识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又作五重唯识观。法相宗以诸法均由观识转变而来,持此观法,将唯识体之浅深粗细次第分为五重,此即五重唯识观。又见道以前之相似观有五重层次,但在见道真观,达到第一重之唯识观时,即可立证真如。

五重唯识观为窥基所创,即:(一)遣虚存实识,遣,即遮遣,意为否定。在三性中,遍计所执为虚妄,体用皆无,故舍遣之;以依他、圆成为诸法之体相与实性,以其为真实,故存留之,并观此二性乃唯识之所现,此为第一重唯识观。(二)舍滥留纯识,在第一重观之时,依他之事与圆成之理虽不离识,但内识中仍有客观之境界(相分)与主观之心(见分、自证分),心唯内有,境亦通外,为恐相分之内境与心外之境混淆,无法得到正观,故须舍境留心,此为第二重唯识观。(三)摄末归本识,在第二重观之时,虽已舍离心境相对之滥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自证分)之本与作用之末(见相二分)的分别,因末离本则不存在,故摄末归于本,此为第三重唯识观。(四)隐劣显胜识,心王和心所之自体,虽同样变现见相二分为能缘、所缘,然心所仅为心王之伴属,作用较劣,故须隐蔽较劣之心所而彰显较胜之心王。此为第四重唯识观。(五)遣相证性识,第四重时,虽已显存心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别(事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为性体之圆成实性),故须遣依他之相用,证圆成之实性。此为第五重唯识观。

以上乃对心王而说,若从一般观点视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真如等五法之事理上,亦应遣前四重,而证第五重。复次,以上五重乃在说明悟入三性之层次,故离三性观则不存在。

又五重中之第一重为总观,后之四重为别观。又前四重乃观现象识之相唯识,为见道以前之修法;第五重为观真如唯识之性唯识,乃见道以后之修法。[般若心经幽赞卷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本、唯识义章卷一末、卷二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p1123

上篇:五重相传 下篇:五重云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损害离欲

何等损害离欲?谓习欲者畅热恼已生厌背性。...

一大事

1、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是向众生开示宇宙人生的真理,...

不乐

谓有一类。得好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

高王观世音经

(经名)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

希迪

宋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于杭州一带宏法,号“武...

赤眼

(动物)龟之异名也。虚堂净慈后余曰:赤眼撞着大柴头...

种种胜解智力

种种胜解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胜解智无著无碍现行中...

胎生

【胎生】 p0884   如四生中说。   二解 俱舍论八...

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全一卷。唐代仰山慧寂撰,明代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全...

金幢

(物名)金宝之幢。幢者,幢竿也。演密钞五曰:释名曰...

所治义

【所治义】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所治义者...

浴佛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婆...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真正的富贵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