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丹巴桑结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117)西藏名 Dam-pa savs-rgyas。乃弘传西藏觉域派(藏 Good-yul-pa)与希解派(藏 Shi-byed-pa)之南印度游方僧。少年时代即习文法学等诸学问,后依窟泄摩提婆(梵 Ksemadeva)出家,习学戒律,并严守波罗提木叉。出家后五度赴藏,于前后藏南部传法。其教法以般若为主,密法主传大印法门。北宋绍圣四年(1097)在后藏定日附近建寺。相传晚年曾往五台山朝拜。示寂后,内地僧人将其图像刊印流传。其所传教法,形成希解派、觉域派,前者以修行般若经义、断除生死一切苦恼为宗义,后者宣说慈悲菩提心与性空见。所传之希解派遍布西藏,并远播至我国内地,亦称为丹巴派(藏 Dam-pa-ba),彼被尊为该派之创始者。[Deb-thersvon-po(The Blue Annals); 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L. A. 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 H. 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The Religions of Tibet)]p1038

上篇:中观论疏 下篇:丹田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留拏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译曰犍。以刀去势也。...

业感缘起

为缘起论之一。谓世间一切现象与有情之生死流转,皆由...

三净头

(杂名)僧堂床前之一尺为三净头。以一展钵,二安袈裟...

成就十五法邬波索迦

能利自他。亦能广利。何等十五?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

摄衣作法界无势分

亦名:作法摄衣界无势分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问:‘...

不还向

(术语)声闻乘四向之一。修向不还果之行法之位也。即...

业因

梵语 karma-hetu。有二义:(一)业即因,以业为招感未来...

因陀尼罗

【因陀尼罗】   大论:此云天赤珠。...

二尊教

指弥陀与释迦二尊之教。净土宗称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

从容录

(书名)六卷,元万松老人行秀提唱天龙觉和尚之颂古百...

有间同行相应

复有有间同行相应,谓无心定所间。...

我昔所造诸恶业

为四十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所载忏悔文之第一句。凡...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祇耆...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

【推荐】每天醒后用十一问来反省自己

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种夜气清...

修行最怕错用心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