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大众部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名 Mahāsavghika,巴利名 Mahāsavghikā。音译莫诃僧祇尼迦耶、摩诃僧祇部,略称僧祇部。又称圣大众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与上座部并为最初之两大部。据异部宗轮论所记载,佛陀入灭百余年,大天比丘提出五条教义后,产生赞成之革新派比丘,与反对之保守派比丘。两派互相抗争,前者遂结成大众部,后者则结成上座部。本派主张:佛身无漏、色身无边、佛寿无量,并认为生死或涅槃皆为假名(现象),人之心性本来清净,然由于动摇之故而受污染,此即后世大乘佛教思想之先驱。此外又主张“现在实有、过未无体”(仅有现在为真正之存在),此系对立于上座部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又其所传之经典,除一般小乘三藏之外,亦包括华严、涅槃、胜鬘、维摩、金光明、般若等诸大乘经。于三藏之中,以经、律二藏为随机、随方、随时而说,故特重论藏,以精研正智、穷究深旨为疾断烦恼、速证菩提之要法。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摩伽陀国条、三论玄义、宗轮论述记卷上等所载,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即有窟内、窟外两处结集之别,初时两处之人,无有异诤,法亦无异说,窟内多耆年比丘,窟外则多少壮。至大天比丘(出自窟外)提出五条教义后,两派乃起乖诤。又据南方佛教所传之岛史(巴 Dīpavajsa)、大史(巴 Mahāvajsa),及佛音之论事注(巴 Kathāvatthuppakaranatthakathā)序等所记载,则谓根本佛教分裂为二,系于佛陀入灭后二百年顷,七百比丘会合于毗舍离,决议跋耆族比丘所提出之“十事”,以十事为非法者乃上座部。其时,别有一万徒众,以十事为合法,是为大众部。然据南传论事(巴 Kathāvatthu)中所记载大众部之教义,则与上记异部宗轮论所说不符,是知南传所谓之大众部未必即为宗轮论所说之大众部。

本派以央崛多罗国为本处而向四方传布,初时尚且一味和合,然至后世,则渐分裂,先后衍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合其本部,共为九部派。[舍利弗问经、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部执异论、十八部论、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大乘玄论卷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参阅“大天五事”754、“小乘佛教”935) p852

上篇:大圣 下篇:大统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话在

(杂语)有可话说事在也。碧岩五十四则曰:云门问僧:...

梵身天

【梵身天】 p1032 卽梵众天。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梵...

愚痴离欲

【愚痴离欲】 p1251 如六种离欲中说。 二解 如十种离欲...

德本

1、与善根同义。德者善也,本者根也,众善万德之根本,...

王古

(人名)宋东都人。字敏仲。官尚书礼部侍郎,世称王侍...

寄附

(杂语)委托物于寺院,为备三宝之用也。与施与不同。...

道类忍

【道类忍】 谓观欲界道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道谛,生无漏...

四怨

(名数)烦恼魔,死魔,阴魔,天子摩之四魔也。行事钞...

三乘

梵语 trīni yānāni。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

大证

(1297~1361)元代曹洞宗僧。江西鄱阳人,俗姓史。字...

沐浴

又作沐澡、澡浴、洗浴。即以水、汤、香水等洗净身体。...

难养

【难养】 p1444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一页云:云何难养?...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何谓「转轮圣王」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

心律法师: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来关于明星分手的传闻不少,其实说起来,明星离婚,...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