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十六行相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语 soda?ākārā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十六谛、四谛十六行相。行相,相状之意。观四谛时,各有四种差别,于其时所产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种。据俱舍论卷二十六所载,苦圣谛有四相(苦谛四相):(一)非常(梵 anitya),待缘而成故。(二)苦(梵 duhkha),逼迫性故。(三)空(梵 ?ūnya),违我所见故。(四)非我(梵 anātman),违我见故。集圣谛亦有四相(集谛四相):(一)因(梵 hetu),其理如种子。(二)集(梵 samudaya),同于显现之理。(三)生(梵 prabhava),能令续起。(四)缘(梵 pratyaya),能令成办;譬如泥团、轮、绳与水等众缘,和合而成一瓶。灭圣谛亦有四相(灭谛四相):(一)灭(梵 nirodha),诸蕴尽故。(二)静(梵 ?ānta),三火息故。(三)妙(梵 pranīta),众患无故。(四)离(梵 nihsarana),脱众灾故。道圣谛亦有四相(道谛四相):(一)道(梵 mārga),通行义故。(二)如(梵 nyāya),契正理故。(三)行(梵 pratipad),正趣向故。(四)出(梵 nairyānika),能永超故。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者,名实俱四;缘余三谛者,名四实一。说十六行相之目的,为治常、乐、我所、我见等见,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为治无因、一因、变因、知先因等见,故修因、集、生、缘等行相;为治解脱是无之见,故修灭行相;为治解脱是苦之见,故修静行相;为治静虑及等至之乐为妙之见,故修妙行相;为治解脱是数数退堕而非永恒之见,故修离行相;为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之见,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坐禅三昧经卷下、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 p387

上篇:十六生 下篇:十六使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p1325 佛地经论一卷十五页云:如...

戒为三宝舟航

亦名:三宝之舟航 资持记·释钞序:“三宝舟航者,三宝...

黑衣宰相

(人名)僧慧琳,南北朝时,得幸于宋文帝,与闻政治,...

四花

(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

方者,谓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何以...

觉王

(术语)佛于觉得自在,故云觉王。万善同归集六曰:同...

香炷

(杂名)线香之类。又有香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于...

三自性生不生等分别

【三自性生不生等分别】 p0220 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

六群比丘

佛住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从事非威仪之事,叫做六...

四证净次第

【四证净次第】 p04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卷十四页云:问...

鸠摩逻多

(人名)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

吴音

(杂语)宋僧传二十四大光传,吴音诵经,帝甚异其事。...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衍慈法师佛学问答

问:若知自己业障重,应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业障...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