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十六心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为佛教最基本之教义。十六行相,即在修习观悟之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之理解与观念。见道,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种,意谓“见照四谛真理之修行阶位”。无漏智,即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烦恼,而证得佛教真理(出世间智)之智慧。现观,即透过禅定,不经语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认识方法。此类认识方法,于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谛作为认识对象,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后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准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

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贤圣品载,此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梵 duhkhe dharma-jñāna-ksānti),现观欲界之苦谛,断除迷惑苦谛之见惑。(二)苦法智(梵 duhkhe dharma-jñāna),现观欲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三)集法智忍(梵 samudaye-dharma-jñāna-ksānti),现观欲界之集谛,断除迷惑集谛之见惑。(四)集法智(梵 samudaye dharma-jñāna),现观欲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五)灭法智忍(梵 nirodhe dharma-jñāna-ksānti),现观欲界之灭谛,断除迷惑灭谛之见惑。(六)灭法智(梵 nirodhe dharma-jñāna),现观欲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七)道法智忍(梵 mārge dharma-jñāna-ksānti),现观欲界之道谛,断除迷惑道谛之见惑。(八)道法智(梵 mārge dharma-jñāna),现观欲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九)苦类智忍(梵 duhkhe ''''nvaya-jñāna-ksānti),现观上二界(色界、无色界)之苦谛,断除对苦谛之见惑。(十)苦类智(梵 duhkhe ''''nvaya-jñāna),现观上二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十一)集类智忍(梵 Samudaye ''''nvaya-jñāna-ksānti),现观上二界之集谛,断除对集谛之见惑。(十二)集类智(梵 Samudaye ''''nvaya-jñāna),现观上二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十三)灭类智忍(梵 nirodhe ''''nvaya-jñāna-ksānti),现观上二界之灭谛,断除对灭谛之见惑。(十四)灭类智(梵 nirodhe ''''nvaya-jñāna),现观上二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十五)道类智忍(梵 mārge ''''nvaya-jñāna-ksānti),现观上二界之上道谛,断除对道谛之见惑。(十六)道类智(梵 mārge ''''nvaya-jñāna),现观上二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

概括而言,现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现观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又所谓“类”,类似、相似之意,即谓其类似于先前的欲界之法。法智与类智复各有“忍”与“智”,合为“八忍八智”。所谓忍,即以“忍”(忍许、认可)来断除烦恼,如“法忍”、“类忍”,均属于无间道;所谓智,即以“智”来印证真理,如“法智”、“类智”,均属于解脱道。无间道与解脱道皆为修行佛道、求得涅槃解脱的“四道”之一。上记谓“忍”属于“无间道”者,盖因于此阶段,正处于忍许、认可四谛之理,而丝毫不被惑体障碍间隔之故;谓“智”属于“解脱道”者,盖因既已了知四谛之理,自然即断除惑体而得解脱。又十六心之中,前十五心属“见道”修行果位之预流向,又称十五刹那;后一心则属“修道”之预流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九六、俱舍论卷二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九](参阅“见道”3000) p385

上篇:十六天 下篇:十六王子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本来无事

禅林用语。为禅宗牛头禅之修行主张。又作本无事而忘情...

佛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

止观十境

为天台宗十乘观法所观之境,即:阴界入、烦恼、病患、...

大千世界

梵语 mahāsāhasra-lokadhātu,巴利语 mahāsahassa...

七慢

【七慢】 p0050   集论四卷十页云:慢者:卽七慢。谓...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

知礼(960~1028)

北宋僧人。字约言,俗姓金。又称法智大师、四明尊者。...

憍昙弥

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即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

有为

【有为】 p0535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

总持门

(术语)总持之法门。总有法义咒忍四种。然密教所称者...

伽梵达摩

【伽梵达摩】   智升续译经图纪云:唐云尊法。西印度...

邲输跋陀

(菩萨)普贤菩萨之梵名。名义集一曰:邲输跋陀Viśva...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

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

问: 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

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

是「山门」还是「三门」

当我们进入到佛教寺院时,通常会先经过山门,有时也会...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好习惯是最好的仆人,坏习惯是最坏的主人

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小问题,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会有...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问: 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