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入菩提行论

【佛光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梵名 Bodhicaryāvatāra。为七、八世纪印度中观学派论师寂天(梵 ?āntideva)所著。本书系英国之东方学者荷吉森(B.H. Hodgson, 1800~1894)于尼泊尔所发现大量梵文原典之一。全书由九一七梵文偈颂组成,共分十章:(一)赞叹菩提心,(二)皈依三宝与忏悔,(三)誓发菩提心,(四)修道,(五)保护正知,(六)忍辱,(七)精进,(八)禅定,(九)智慧(般若)与波罗蜜,(十)对诸佛菩萨之赞叹。本书梵文原典蕴满诗趣,以醇郁之诗偈表达慈悲博爱之宗教信念,乃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文学之杰出著作。

本书原有西藏译本与汉译本,梵文原典刊行后,陆续有蒙古译本,及法文、德文、日文等各国之译本。其中,西藏译本题为 Byav-chub-sems-dpahispyod-pa-la hjug-pa(入菩萨行);汉译本题为“菩提行经”,译者为天息灾,古来被视为印度中观学派之祖龙树所集颂。然若将寂天之另一著作“大乘集菩萨学论”内之思想及龙树之“经集”,与本书相互对照比较,则可确定本书非龙树所作;且于梵文原本、藏译本,及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中,皆以寂天为本书之作者。

此外,若比较梵本与汉译本之内容、篇幅,则汉译本之第二章部分不全,第三、四章全缺,遂将第二章作为施品,第五章作为戒品,故汉译本仅包含八品(共四卷)。(参阅“菩提行经”5201) p264

上篇:入众须知 下篇:入楞伽心玄义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光大辞典

饿鬼食子

乃饿鬼报之一。据百缘经卷五载,昔有一妇人,嫉妒其妾...

毗舍佉

(杂名)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于二月。或...

发光地

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

七地沈空难

(杂语)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以深入无相观,无菩...

怀深

(1077~1132)宋代云门宗僧。寿春府(安徽)六安人,...

爱流

(譬喻)贪爱之流。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

佛制戒集僧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就初集僧,多论五意:一、现佛...

大集譬喻王经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为舍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

普光三昧

坐禅观想如来身,证得五神通、四无量、四无碍解,而至...

足食戒食体

子题:糒、五似食、五种佉陀食、佉陀食、五杂正、佉阇...

秘密佛乘十住心

(术语)于十住心不立优劣深浅,由真言实义,人天鬼畜...

释迦发遣

发遣,为“招唤”之对称。谓释迦如来于娑婆秽土劝说往...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