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着新衣戒犯相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亦名:新衣戒犯相

子题:净、重衣、轻衣、衣作净法必须通染、二种净、净法二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坏色者,若青黑木兰也。彼得衣不作三种坏,著者堕。若重衣若轻衣,不作净而畜者吉罗。若非衣,钵囊、革屣囊、针线囊,及诸巾,不作净畜者吉罗。若未染衣寄白衣家者吉罗。准此言者,谓以成色衣,或以余物贴,或以点著名净,而并须染坏。非谓三衣须染,余者但净而已。若准文中,一切不染皆提,一切不净皆吉罗。”资持记释云:“初科,四分,初定色相。彼下辨犯,分二,初明不染;若重下,次明不作净。上列余衣,重[衣]谓被褥,轻[衣]即助身;下示非衣,其相可解。若未下,明寄俗舍。注有二意,初至染坏,明作净之法必须通染。言成色者,即已染也。物贴、点着,此二种净,随一即成。非下,例通余衣。若下,准文决犯。以前文但云得衣不坏者堕,则知通该一切。若据列缘,唯约三衣;或可彼从缘制,或是此就急论,思之。然余衣染坏,但据助身可染者为言;故戒疏云,非谓巾屣,以三色染更成惊俗,可笑之甚。故知巾袜但须点净。”(事钞记卷二四·四二·六)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若重轻衣不作点以坏色者吉罗。余小细物,并须点净。非谓巾屣以三色染,更成惊俗,可笑至甚也。”行宗记释云:“余小细者,即诸囊巾等。非谓下,遮滥。今时有人闻律有言一切染作袈裟色,触衣袜履,一[既/木]染之。未见此文,岂知过当。”(戒疏记卷一五·二二·一三)

上篇:着新衣戒制意 下篇:着新衣戒犯缘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不受一切法

谓心无爱着,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法华...

慧光

(术语)慧智之光也。无量寿经下曰:慧光明净,超逾日...

讥嫌戒

息世讥嫌戒的简称,亦即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的事的戒律...

如来教有三种

【如来教有三种】 p0579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

思者,于心造作意业为体,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

无生法

【无生法】 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

一切补特伽罗六位所摄

【一切补特伽罗六位所摄】 p0017   瑜伽二十一卷十八...

居简

(人名)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龙氏。谒育王德光,得其...

诸藏纯杂具德门

华严宗“古十玄门”之一。华严宗以十玄门阐释法界缘起...

野葬

(仪式)四葬之一。舍置尸骸于野中也。...

俱分解脱补特伽罗

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者,谓已断诸漏及具证八解脱定,由烦...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p138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没...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杀生遭现世报三例

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

谁是世第一

两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声,引来好奇的人们上前...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