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不受食戒所受食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亦名:所受食

子题:五种尘不须受、僧尼互净互受、浊水应受、盐变成水得食、向明中尘、作意成受、一搦、搦、杨枝分咽不咽、生姜生芽但须重净、记识法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所受食,初泛明须不,二明转变。(一、泛明须否)(一、尘食堕钵)初中,十诵,五种尘不须受。谓食尘、谷尘、衣尘、水尘、风尘。应是细者, 若粗须受。善见,若尘大落钵中,可除者去之,余者不犯。细者更受。前十诵者,或无人处,或是向明中尘。行食时,比座余食迸入钵中,成受。僧祇,一切尘一切更受。除畜生振身尘,若作意成受。乃至行饼糗饭等,抖擞筐器,迸落钵(钵)中,不作意者,不成。反上成受。僧尼互净互受(僧尼宿触,互望为净。)(二、便利等物)善见,若病急缘,大小便、灰、土得自取。明了论,名大开量。如下卷(四药受净篇)说。律中,灰土泥等须受,应有人处。(三、缘开)十诵,听担食行,不使人见。若食,当下道取一搦,不受而食。又听过大泽担粮从他易净食。此是有人处,前是无人处。僧祇、多论,见昨日石上残食,不受开食,如前[食残宿食]戒说。亦急难开,事同俭时八事。五百问云,山野处无人者,日中不得往反(返),应七日自作。先净米[受]取。(四、浊水)僧祇,浊水应受,性黄无犯。五分,碱水性咸,不着盐,听不受。伽论,浊、咸、灰水,见面,不须受。(五、流汗)善见,若额头汗流入钵中,须更受。臂中汗流入手,不须受。准此作意,额头亦成。(六、杨枝等物)僧祇,杨枝者,口中有热气生创(疮)咽汁,应受;若误咽不犯。雪冰雹,无净人处,净洗手,自取食;有者应受。四分戒本,除水及杨枝,不言咽非咽也。准僧祇好。(二、明转变)二明转变。(一、自然转变)善见,受生姜后生牙(芽),不失受;火净已生牙,牙处更净,非生牙处得食。盐变成水得食。(二、造作转变)僧祇,自重煮不失受。四分亦尔。酪、酥、甘蔗、石蜜、麻油等,由中前记识故,展转不失受等。’

资持记释云:“向明[中尘],谓窗隙飞尘,细中复细者,则不须受。……言作意[成受]者,尘飞入时,须起受意。……三、中,十诵初开不受。担行不使人见,食须下道,皆谓避讥嫌故。,宁厄反,谓手一握也。又下,次制易净。二文相违,故注以会之。……六、中,僧祇,杨枝分咽不咽,冰雪约人有无。四分,杨枝不分两用,故令准上。明转变中,下列诸物,虽有变动,不易本质。故皆不失受。善见姜生牙(芽)但须重净。僧祇,注文,即指律中阿难为佛温饭之缘。酪酥等者,谓中前受酪、蔗、麻,欲中后作酥、蜜、油,须加记识云:‘此中净物生,我当作七日药受。’非时亦同。过中变造,俱不失受。”(事钞记卷二四·九·一七)

上篇:不受食戒所受境 下篇:不受食戒正受食法十种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八叶肉团心

凡夫之心脏,其形体如合莲花,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印,...

愿佛

(术语)十种佛之一。谓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为酬报因...

三受业

指三种受业。又作三受报业。乃就苦、乐、舍三受,将业...

等起善

梵语 samutthānena ku?alāh。为俱舍论卷十三所说四种...

生者必灭

(术语)意谓有生之始者,必终有死灭,相会者,必离散...

速慧

【速慧】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速慧者:慧无滞...

法界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

仰山推出枕子

禅宗公案名。又作仰山枕子。乃仰山慧寂与一僧问答法身...

独与女人说法戒缘起

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

冥途

(界名)又书冥土。谓幽冥之道途,地狱饿鬼等之处也。...

狱缚

(杂语)为三界之牢狱所缚也。马鸣传曰:三界狱缚无一...

踊念佛

日本佛教用语。为日本平安时代之天台宗僧空也所创之念...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感应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西有个姓舒的教书先生...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