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法相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p0970

瑜伽三十三卷八页云:如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定、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当知各有七种作意。若于有寻有伺初静虑地,觉了粗相;于无寻无伺第二静虑地,觉了静相;为欲证入第二静虑。应知是名了相作意。谓已证入初静虑定、已得初静虑者、于诸寻伺,观为麁性,能正了知。若在定地、于缘最初率尔而起匆务行境、麁意言性;是名为寻。即于彼缘,随彼而起,随彼而行,徐历行境、细意言性;是名为伺。又正了知如是寻伺、是心法性;心生时生,共有、相应、同一缘转。又正了知如是寻伺,依内而生,外处所摄。又正了知如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所摄,从因而生,从缘而生;或增或减,不久安住。暂时而有,率尔现前;令心躁扰、令心散乱、不静行转。求上地时,若住随逐。是故皆是黑品所摄。随逐诸欲离生喜乐少分胜利、随所在地,自性能令有如是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有寻有伺心行所缘境、躁扰而转;不得寂静。以如是等种种行相、于诸寻伺,觉了粗相。又正了知第二静虑、无寻无伺。如是一切所说麁相、皆无所有。是故宣说第二静虑有其静相。彼诸粗相、皆远离故。为欲证入第二静虑。随其所应,其余作意、如前应知。如是乃至为欲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于地地中,随其所应,当知皆有七种作意。又彼麤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下从欲界、展转上至无所有处。当知粗相、略有二种。谓诸下地、苦住增上。望上所住不寂静故;及诸寿量、时分短促;望上寿量,转减少故。此二粗相、由前六事,如其所应,当正寻思随彼彼地乐离欲时,如其所应,于次上地寻思静相。渐次乃至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上篇:第一义令上升教 下篇:舍言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相辞典

恶道

(术语)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大乘义...

最上乘论

全一卷。唐代弘忍述。论述守一己之心为修道之要门。收...

四种璎珞庄严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

昙摩蜜多

(人名)Dharmamitra,比丘名。译曰法秀,罽宾国人。见...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杂语)一色一香虽为微细之物,而尽有中道实相之本体...

无分别影像所缘

【无分别影像所缘】 p1085 集论七卷三页云:无分别影像...

生因

【生因】 p0473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

坠芥

谓以一粒极微小之芥子自忉利天坠下,使其被一支竖立于...

三十二器

菩萨成就之三十二种法;乃用于成办事理,故称为器。即...

如意宝总持王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收于大...

八解脱

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 一、内有色相...

世间诸法差别

【世间诸法差别】 p0512 瑜伽六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由...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