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法相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19

瑜伽九十三卷一页云:略由三相,应知建立缘起差别。一、从前际,中际得生。二、从中际,后际得生。三、于中际生已,随转;及趣清净。此中云何从其前际中际得生,及于中际生已随转?谓如有一,宿非聪慧,无明为缘,造作增长罪福不动身语意业。由此为缘,随业行识,乃至命终,随转不绝;能为后世续生识因。如是展转,有内外爱,识生果时,能为助伴,现前而起。既命终已;由前际因,于现在世,自体得生。生已;渐次于母腹中,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持所有羯逻蓝等,名色分位,后后殊胜;始从胎藏,乃至衰老。又即此识,当续生时,能感生业,与异熟果。异熟生识,复依名色,相续而转。谓依眼等六依转故。由是说言:名色缘识。俱生五根,说名为色。无间灭等,说名为名。随其所应,能与六识,作所依止。识依彼故;乃至命终,数数随转。又五色根,根依大种,根处大种所生诸色、及诸余名,由彼执持,所有根等,堕在相续,流转不绝。此二总名随转依止。由是故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于现在世,犹如束芦,相依而转;乃至寿住。如是名为从其前际中际缘起诸行得生,于其中际生已随转。当知此中依胎生者,说转次第。卵生,湿生,除在母腹,有余差别。有色有情,在欲色界受化生者,于初生时,诸根圆满;与余差别。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如是名为此中差别。由福业故;生于欲界人天两趣。由罪业故;生恶趣中。由不动业,生色无色。云何名为从其中际后际缘起诸行得生?云何不生,由不生故,证得清净?谓彼如是于中际生补特伽罗,领受先业所得二果。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彼由听闻不正法故,或由先世串习力故;于二种果,发起愚痴。彼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由此前际后际无明增上力故;如前造作增长诸行。由此新业,熏变识故;于现法中,随业而行。如是无明以为缘故;诸行得生。行为缘故,令识转变。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摄受当生诸识果故。约就一切相续为名,说六识身。又即此识,当来后有名色种子之所随逐;名色种子,复为当来后有六处种子随逐;六处种子,复为当来后有诸触种子随逐;此触种子,复为当来后有诸受种子随逐。当知是名于其中际后有引因。由识为先,受为最后,遍能牵引诸自体故。如是由先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复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生贪爱。由此爱故;或求诸欲,或求诸有。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润先引因,转名为有。是当生起因所摄故。此有无间,既命终已;如其引因所引诸行,识为最初,受为最后,或渐次生,或复顿生。如是应知于现法中,初用无明触所生受为缘生爱;爱为缘故,次生于取。取为缘故,转成其有。有为缘故,当生得生。生为缘故;老病死等,众苦差别,次第现前。当知此中,或有处所,生处现前;或有处所,种子随逐。如是中际无明缘行,受缘爱等,能生后际缘起诸行。若现法中,从他闻法;或于先世,已集资粮;由彼为因,能于二种果性诸行,如理思惟;若于彼因,若于彼灭,若趣灭行。如理作意思惟彼故;发生正见。又于诸谛,渐次获得有学无学清净智见。彼由如是智见力故;能无余断无明及爱。由彼断故;即彼所缘不如实知诸无明触所生诸受,亦复随断。由此断故;于现法中,由离无明,证慧解脱。又无明触所生诸受相应心中所有相应贪爱烦恼,彼于其心,亦得离系。由离贪故;证心解脱。又即由彼无明灭故;诸有无明犹未断时,依于后际应生行识乃至诸受,皆不得生,成不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诸行随灭;次第乃至异熟所生诸触灭故,异熟所生诸受随灭。又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由无明触,永得灭故;从无明触所生受灭。由无明触所生诸受,永得灭故;爱亦随灭。由爱灭故;如前说名所有取等,乃至损恼以为后边,诸行皆灭,成不生法。于现法中,如是诸行,皆不流转。不流转故;于现法中,住有余依般涅槃界;名为证得现法涅槃。彼于尔时,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有余未灭;而得说名清净鲜白。乃至有识身住未灭,彼恒领受离系诸受,无有系缚。彼有识身,乃至先业所引寿量,恒相续住。寿量若尽;能执持识,舍所执身;命根亦舍。从此已后,所有命根,无余永灭,都无所有。又彼诸识,与一切受,于此位中,任运而灭。先因灭故;余因不续;亦无余灭。由此道理,名无余依般涅槃界;究竟寂静,常住妙迹。为此义故;常随涅槃,常以涅槃为其究竟;于世尊所,熟修梵行。是名广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谓从前际、中际、流转,从其中际、后际、流转;复于中际、流转清净。

上篇: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下篇:三性与三解脱门相摄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相辞典

法性相差别

何等法性相差别?谓即于蕴界处中我等无性无我。...

无漏果

指由无漏因所证得之果德。即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又指阿...

法供养

(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

六处有二种业

【六处有二种业】 p0308 杂集论四卷十页云:六处有二种...

苦行

梵语 duskara-caryā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

楼至佛

(佛名)Rucika,又作卢至佛,楼由佛,卢遮佛。贤劫千...

五戒

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

四缘发菩提心

据菩萨地持经卷一举出发苦提心之四种增上缘。即:(一)...

道种智

(术语)智度论所明三智之一。学一切道法济度众生之菩...

我痴

【我痴】 为四根本烦恼之一,痴是无明的意思,于诸事理...

三法能害烦恼怨敌

【三法能害烦恼怨敌】 p0215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有三...

虚受信施罪

略称虚受罪。即以虚伪立场接受信施之罪,或受虚伪施物...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坦白的面对自己

过去在农忙之余,村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

送画观音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