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奉先深禅师

【五灯会元】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金陵奉先深禅师,江南主请开堂,才升座,维那白槌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便曰:「果然不识,钝置杀人。」时有僧出,问:「如何是第一义?」师曰:「赖遇适来道了也。」曰:「如何领会?」师曰:「速礼三拜。」复曰:「大众且道,钝置落在阿谁分上?」师同明和尚在众时,闻僧问法眼:「如何是色眼?」竖起拂子。或曰「鸡冠花」,或曰「贴肉汗衫」,二人特往请益。问曰:「承闻和尚有三种色语,是否?」眼曰:「是。」师曰:「鹞子过新罗。」便归众。时李王在座下,不肯,乃白法眼曰:「寡人来日致茶筵,请二人重新问话。」明日茶罢,备彩一箱,剑一口,谓二师曰:「上座若问话得是,奉赏杂彩一箱。若问不是,只赐一剑。」法眼升座,师复出问:「今日奉敕问话,师还许也无?」眼曰:「许。」曰:「鹞子过新罗。」捧彩便行。大众一时散去。时法灯作维那,乃鸣钟集众,僧堂前勘。师众集,灯问:「承闻二上座久在云门,有甚奇特因缘?举一两则来商量看。」师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点雪,黄莺上树一枝花。’维那作么生商量?」灯拟议,师打一座具便归众。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师曰:「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师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上篇:泐潭道谦禅师 下篇:双泉郁禅师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五灯会元

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

净土十疑

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之教义提出十疑,并通...

妄想

(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

藏财物佛塔中戒缘起

亦名:不藏物塔中戒缘起、塔中藏物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

无常

【无常】 p1039 瑜伽五十六卷二页云:问:依何分位,建...

三观(二)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观: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

华严法界玄镜

凡二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法界观玄镜、法界玄镜、...

八句义

【八句义】 p0070 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谓善逝宗有八...

第六天魔王

(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为佛道障碍,故云魔王,四...

品类建立

品类建立者,于初静虑定具三品熏修,谓软中上,如初静...

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

【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 p0785...

沙曷比丘功德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留三分余地于人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

念佛法语

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 2、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3、...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